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竹木雕刻艺术是一种民俗化、大众化的工艺品类。自清代中期起,出类拔萃的竹雕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不但以竹根雕刻人物,还在竹制的笔筒、香筒和古代文房用来搁放手臂的臂搁等文人器物上雕刻人物、花鸟、山水或亭台楼阁,利用竹皮与竹骨的不同肌理质感,创造出“留青”的竹雕艺术效果,留下了一大批传世珍品,成为当前收藏的热点之一。
武汉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清代“东山报捷图”香筒,构思巧妙,雕刻精湛,融雕刻技法与历史故事于一体,为竹雕传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香筒呈红黄色,高23厘米,口径5厘米。长筒圆形,两端有象牙盖子和底。外壁镂雕“东山报捷”的故事图案。
故事取材于东晋时期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当时,北方强大的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公元338年至385年)意欲消灭南方的东晋政权,双方在安徽寿县的淝水交战。东晋宰相谢安运筹帷幄,举荐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先锋率军拒敌。将士同仇敌忾,最终东晋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的前秦大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据说晋军大胜后,谢石派飞马向坐镇后方的谢安报捷,当时谢安正在东山松树下与客人弈棋。看完捷报,他神色自若地随手将捷报放在旁边,照样沉着冷静地下棋。在客人的问询下,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了晋军大捷的消息。
再看这件香筒,山岩之侧,前来报捷的信使正急速驰骋于山林之中。而在古柏山岩之间,曲径幽深,三位老者围在石桌前,悠闲淡定,正聚精会神地对弈,旁边有二小童伺立。老者中有一人即为谢安,气定神闲,显示出一种胸有成竹、决胜千里的雍容气度。而“东山报捷”这一题材也散见于古代瓷器和书画中,当然尤以竹雕多见。
香筒又称“香笼”、“香薰”,为储香、熏香之器具,除熏香净化空气外,还可达到驱蚊的目的。一般是直接将特制的香料放入筒里,让香气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香筒往往制作考究,工巧清雅,既可生活实用,又可作为室内陈设观赏之物。其制作材料丰富,玉质和金属材质的都有,而竹雕香筒最为原始,古朴有趣。清代《竹刻脞语》中有详细的描绘:“截竹为筒,圆径一寸或七八分,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香气喷溢,置书案间或衾枕旁,补香篝之不足,名曰香筒。”
这件“东山报捷图”香筒器身修长,筒身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景物细致入微,均采用深刻技法,以笔法入刀,镂雕精湛,与浮雕相结合,玲珑剔透,纤细精巧而又厚重大气。香筒中部有“三松制”刻款,似出自竹刻嘉定派名家朱三松之手。整件器物包浆古厚,刀法娴熟自如,雕刻细腻雅致,构思布局奇巧独特,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