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古董市场一瞥
http://www.socang.com 2011-04-07 15:27 来源:新民晚报
文 张明华
我到了一次伦敦,走了两个地方,不是温莎堡伦敦塔桥之类的名胜古迹,而是伦敦的一个古董街,特有意思。
这个古董市场坐落在一条偏远安静的小街上,平时只有门面店铺开张,与普通的商业街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玻璃橱窗里放的尽是各国各色文化面貌迥异的古董。相对上海东台路旧货摊一般的随意,他们店内的摆设多而不乱,一尘不染,颇有陈列感。朋友建议,周末的早市值得一看。
这天我们去得很早,古董街上的店门几乎全关着,冷冷清清的,我颇感讶异。但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爿爿小店门前,参差不齐地站立着二三人、七八人静候在那里。我不明缘由,请教朋友,他说,这都是一些目标明确常来常往的收藏家。他站在哪家,那家就是专卖他需要文物种类的商家,而且每个周末往往会有一次新货出笼。果然,随着小街上临时摊位的蜂拥而至(只允许这一天),几家店面也呼拉拉地开启了卷帘门。很奇怪,这时候顾客像听到集合号一般快速,一下把街上店内充塞得满满当当,这里立即成了一处人声鼎沸的闹市。
卖家的新货都是当天随车带来的,静候的人们这时拼命地抢占有利地位,双眼紧盯着店主手上的箱子、盒子、袋子,嘴上不停地追问店主有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唯恐一不留神“大鱼”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他们那种专注的直勾勾的眼神或故意装出来不屑一顾的表情,那些由内而外的搔首弄姿、俯身挤轧的丰富的肢体语言,在肥瘦悬殊、高矮不一、穿着各异的各色人身上极具画面感。让我一下想到了俄罗斯绘画大师列宾的不朽杰作《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只是那画面是凝固的,眼前却是鲜活的。我忙不迭地抢拍了好几张照片。
我很希望能亲眼看到几笔生意当场成交,但买卖双方各自期望值的距离,一时很难拉近。其实,这种生意即使成交也不会那么直接,底下总还会有一场激烈但不见硝烟的角力。
此时小街上的地摊、桌位、篷车犬牙交错已是水泄不通。相比店铺里的古董,历史沉淀感、价值感差多了,许多甚至是现代的刀叉、碗盏、皮带、军刀、望远镜之类,显然把时间花在这里意义不大。我们抓紧时间对沿街的店铺进行地毯式“扫荡”。发现它们虽然缺乏博物馆、拍卖行瑰宝级的大器重器,但各有侧重,几乎一店一式的古董,多的是相当容易撩拨起各地顾客购买欲、占有欲的造型曼妙、小巧玲珑、工艺精致的各式各质器类。这里简直是一个浓缩的世界艺术博览会。较之国内赝品充盈,“陷阱”难防的状态,这里比较让人放心。
已近午饭时分,街上的人流迅速地在减少,摊位已有撤退者,显然高潮已经过去,一会儿这里就将恢复平静。我们正待离去,忽然被朋友引到一家店的门口,说这里还有很多商店漏了看,我感觉愕然,因为我明明到过这里,只是没有注意在一个与其他门面无多区别的门洞的阶梯下,居然是一处集中了上百家商铺的地下古董市场。里面空间虽然比较逼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同往的小邱看上了一件白玉作品,经我鉴定,质量、工艺俱精,300英镑顺利拿下,比国内市场上便宜好多。
首次光顾,我们没有空手而归,尤其是视觉上的、感受上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古董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