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即将进入修复实施阶段。
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石龛高7.7米、宽12.5米,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有1007只手臂,而且每只手掌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观音”。
据悉,目前千手观音病害十分严重,尤其是金箔风化脱落破坏,严重威胁着千手观音造像的完整保存,千手观音顶部一截手指在2007年8月25日自然脱落。
重庆方面消息,来自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的8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听取了有关千手观音总体修复方案概况和千手观音加固、补形与彩绘修复方案等7个子项目的专题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答疑和讨论。
专家组认为,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项目前期勘察、试验、研究等工作全面、详细,基础工作扎实,数据可信,为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修复提供了坚实、科学的依据。总体修复方案技术路线合理,工艺技术可行,材料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文物安全,评审专家建议,由设计单位承担修复保护工程,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模式;制订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尽快落实修复人员培训工作;对保护工作实施动态化管理,跟踪监测全过程,阶段性评估修复效果;做好保护修复档案建设。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指出,该工程不仅是中国的石质文物一号工程,也是世界遗产重点保护工程。真实性、完整性是保护修复的目标,本体保护是重中之重。工程质量、修复效果要经得起世界的考验、历史的考验,要通过工程的实施积累经验,为世界遗产保护工程树立典范,贡献中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