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文物年代是如何测定的么?
你知道水下沉船是怎样打捞的吗?
你知道如何运用现代探测技术描绘出古代的城市规划或者墓葬内部的具体情况吗?
这一系列妙趣横生的问题都将会在“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中找到精彩答案。
在中国,科学技术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应用到考古与文博领域, “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的巨大支持和投入,使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于2010年12月14日——2011年1月14日在首都博物馆地上一层B展厅隆重展出的“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将会是对“十一五”工作的一次重要总结。
此次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引领。只有建立起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跨国界的研究领域,才能更好的承担起传承中国悠远文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在国家启动实施一大批重点科研项目之后,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论在考古研究、文物保护还是在博物馆展示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若干制约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此次展览了体现科学技术界和文化遗产保护界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共同担当,搭建起普通人群对于科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桥梁。
不同以往讲述文物的精美和悠久,此次展览的重点在于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应用。例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潜水技术和生化技术等应用到文物遗址保护领域后,极大提高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开辟性地把考古学拓展到前所未及的领域,魔术般让衰老文物重焕美丽容颜,并给陶瓷器和青铜器修复等传统工艺注入了新鲜的科技血液。在展出实物中,组织者精心选择经过了现代科学技术修复和维护过的文物。因此他们之中大都没有对外宣传过,有些甚至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实属难得。
除此之外,此次展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车)”的展出。以往考古过程中,出土文物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整理修复,但是当文物出土瞬间,如果没有获得及时保护处理,将对后续保护工作将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于是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研制出目前中国首辆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这个“移动实验室”一方面方便科技人员及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处理;另一方面对抢救和保护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这一亮点相信会解答观众一些考古现场的疑问。
为了便于观众的理解,整个展览从国家政策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全局切入,按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学的逻辑,结合在文化保护事业方面进行的国际合作,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将整个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全国一盘棋——文物保护科技事业的新格局;第二单元,永恒的五行——文物保护科技的创新国际合作进行的文花遗产保护事业;第三单元,山河知岁月——现代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第四单元,德行无疆——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第五单元,文明的传承——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传播。
展览将会以明快简洁,通俗易懂的解读语言,结合大量图片、模型、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在表现科技在文物保护领域所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被后人所遗忘和误传的历史记忆,会在科技这面放大镜前被还原的真真切切。
展览重点文物:
李倕公主冠饰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发掘工地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修复后的李倕公主冠饰,由480余件金、银、铜、铁、珍珠、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构件组成。制作工艺铸造、捶打、金珠、掐丝、镶嵌等,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和加工工艺水平。李倕公主冠饰的修复充分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铁包银剪刀
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北塬南里王村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与此错银铁剪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错银铁镊子和一件类似刻刀的器具。出土时三件器物锈蚀严重,相互粘合在一起,经过除锈等保护修复处理后,揭示出精美的错银纹样。
彩绘跪射俑
秦代
陶
秦兵马俑二号陪葬坑出土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俑在制作完成之时,均为通体彩绘。彩绘的施色方法是先在陶俑、陶马身上平涂一层生漆作底,然后再绘彩。涂生漆作底的目的,在于使俑体的表面滑涩相宜,吸水适度,便于施色;另外也可增强颜色的附着力。其颜色厚薄不一,面、手、足部的颜色较厚,施色为两层;其余部位施色一层,颜色较薄。在陶器的表面先涂生漆作底,然后再绘彩,这种工艺可能始于秦,盛于汉,汉代以后比较少见。
彩绘俑头
秦代
陶
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陪葬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俑俑头的面部一般底层为双层或厚层漆皮,然后涂施双层或厚层颜料层,多为朱砂和骨白颜料混合而成的粉红色调,模拟人类粉红的皮肤;眼睛中的眼白、棕红色瞳孔和褐色瞳仁均用颜料表现出来;发髻在塑造时就用箅子或其他工具以象形,后用生漆涂刷以象色;有时还有红色的发带,十分醒目。
有些文物表面的彩绘已损失殆尽,仅有少数残存彩绘。残存的彩绘保存现状也不好,彩绘层和外部土壤的黏附力大于它和陶俑的黏附力,稍不留意就会被土壤粘掉。出土后的温湿度的变化,导致有机层因失水发生收缩,引起龟裂、起翘、卷曲,造成大片彩绘出现病变。针对现场彩绘陶俑的保护,采用了抗皱缩剂(PEG200,聚乙烯醇)和加固剂(PU,聚氨脂乳液)联合处理的保护方法。首先,使用抗皱剂(PEG200)置换生漆层中的水分,并留在生漆层中,达到抗皱缩的目的;然后使用加固剂加固。处理工艺有:喷涂、点涂和浸渍涂敷等方式。
荒帷
西汉
丝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锦缘绢地乘云绣荒帷出土时用作覆盖木棺的棺罩,又称荒帷。其四周由对兽对鸟几何纹锦纹锦作缘,中间主要部分由绢地乘云绣制成,锦绣合一,奢华无比。如此高等级和保存完好的汉代荒帷还是第一次出土,其保护和修复工作难度很大,先用生物方法加固,再用针线法修复,体现了现代高科技与传统修复工艺的完美结合。
漆木马
西汉
漆木
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汉墓出土
四川省绵阳博物馆藏
针对南方馆藏出土竹木漆器大多饱水的病害特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人员采用竹木漆器脱水加固的新技术,完成了对四川绵阳出土汉代漆木器的脱水加固保护。这一项目成功脱水保护了饱水木器250余件、饱水漆器残件200余件和大型漆木马74件。
花变主题佛(召庙壁画)
明末清初
内蒙古博物院藏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设立了“濒危馆藏壁画保护研究”专项,针对馆藏壁画存在的霉变、起甲、表面污染、附着钙质土垢、支撑体失效等病害,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资助专项“濒危馆藏壁画抢救性保护”研发了基于GIS的病害调查方法和数字化的馆藏壁画修复技术,对内蒙大召壁画、陕西出土唐墓壁画及河北出土北朝壁画等馆藏壁画附着的钙质土垢、霉菌等引起的画面污染,以及起甲、变形等病害,进行了示范性的清洗、加固及失效支撑体更换等修复保护,并研究制订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规范》等10项规范。
壁画为泥质彩绘,取材于《贤愚因缘经·降六师品》中降六师神变第十四天的故事。主佛上方是祥云、日月、以及云雾烘托的技乐天。下方是各国王臣百姓迎送佛主、众僧俗聆听释迦牟尼讲经论道的场面。
荒帷遗迹
西周
山西省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针对山西横水西周倗国墓出土的荒帷,进行了印痕纺织材料的鉴定技术研究。采用蚕丝腐蚀残留物分析技术,发现该荒帷的蛋白质为桑蚕丝蛋白,证明了古代文献关于荒帷是丝织品的记载。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车)
敦煌研究院提供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具有现场信息采集、墓葬智能探测、现场快速分析和现场应急保护等综合功能,是考古发掘现场调查、探测、保护等系列技术和所需仪器装备的集成系统,能为科学制定发掘预案和现场应急保护提供支持。
第三窟高精度复制模型(原大数字复制洞窟模型)
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摄影、处理、复制
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洞窟,也是敦煌现存的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洞窟南、北壁各绘千手千眼观音一幅,以菩萨为中心,千手千眼多层组成一个大的同心圆,外层是大辩天、婆薮仙等。人物造型准确,肢体结构严谨。线描的运用是这个洞窟的最大特点,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集铁线、兰叶、折芦、钉头鼠尾于一体,变化极为丰富。人物肌肤丰满圆润,衣裙轻柔细润,似有风动之感,充分发挥了线描的造型功能。整窟的壁画不像前代壁画的颜色艳丽,而以简淡的敷彩,润泽、透明,突出了画家以线见长的成就。莫高窟第3窟的壁画,标志着元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成为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
数字摄影采样精度150DPI,由200余张照片拼接合成。采用宣纸原尺寸数字复制。在摄影、拼接处理、打印输出全程中使用专业软件设备进行色彩管理跟踪,实现了壁画数字化的色彩高度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