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和古籍,是研究和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有极高的文物、史料和收藏价值。为抢救、保存和整理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古籍文献,近日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携同凤凰出版社、巴蜀书社策划出版的,被誉为“一套真正代表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中国民间”四库全书”《千年藏书大典》在京隆重推出。据出版方介绍,此次推出的古籍文献非常珍稀,国内只有寥寥几家公共图书馆有馆藏或者不全。
此次工程浩大,前期先行推出六种:《后知不足斋丛书》、《藏修堂丛书》、《文学山房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平津馆丛书》、《功顺堂丛书》。该书一经推出,得到了众多古籍专家极力支持。在京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国家图书馆文献首席专家、全国古籍保护所所长李致忠,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韩格平,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黄爱平等专家分别就该书史学价值及古籍保护问题进行了座谈,高度评价该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之所以称誉此工程为中国民间“四库全书”,是因为此书收录的古籍文献与《四库全书》收集的已成书的各种典籍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民间修书藏书与官府藏书一直并驾齐驱。中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官方大规模修书藏书要数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全书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分藏七地。共分经、史、子、集四部,计收书3500余种,79300余卷,36000余册,逾10亿字。该书收录了清乾隆以前中国重要的典籍,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准,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工程。但是,当我们在对这部不世之功的文化典籍赞叹之时,也不禁对该书给中国文化造成的灾难扼腕叹息。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相关档案记载,在《四库全书》以外的近15万册的典籍被焚毁、封禁;一些《四库全书》收录的典籍已被划归为中国官方系统,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徒留下被誉为传承文化精华的躯壳横躺在文化洪流中。
那么,有没有那样一种真正代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没有经过任何删减或篡改的文化典籍呢?毫无疑问,它们残存于文化的民间。继《四库全书》编纂之后,国家再也没有余力去实现《四库全书》那样的浩大的工程,但是,民间藏书、刻书还在继续。一批著名的藏书家继承我国自古修书刻书的传统,将一些绝大多数《四库全书》没有收录的珍贵书籍收藏起来,汇以私家典藏的孤本、珍本,一依原典,按类汇编成书。这些典籍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享有盛名者络绎不绝。如毕沅《经训堂丛书》、卢文弨《抱经堂丛书》、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张海鹏《学津讨原》、黄丕烈的《士礼居士丛书》、孙星衍的《平津馆丛书》等等,至今仍为学界所重。这些书籍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远非官修《四库全书》所能具备。而正是这些,成为了今天我们中国民间“四库全书”《千年藏书大典》编纂的蓝本。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版事业的日渐繁荣以及学术研究的渐趋深入,整理出版一套规模更大、涵盖更广、价值更高的民间“四库全书”时机业已成熟。因此,这部中国民间的“四库全书”《千年藏书大典》也就提上了出版日程。全套典籍精选了清代六大著名藏书家毕生刊刻、收藏的典籍,计101册,精装16开,2010年10月率先问世,堪称中国文化界的一场饕餮盛宴。
一般来说,官方修书实力相对雄厚,刊刻质量比较高。民间修书则是较逊,但不能一概而论,许多有实力的藏书家刊刻书籍也是不遗余力。如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潘仕成是富商,其自序中言:“但凡生平所见有益实用,则不惜重金搜罗,刊刻付梓”。除此之外,民间修书与官方修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官方修书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将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文字删减篡改。如,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据统计为13600卷。焚书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如此之类,不胜枚举,那么民间修书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篡改文献,很多文献的真实面目恰恰是通过他们保存下来。如《后知不足斋丛书》中也曾经收录了乾隆时期的禁书《九边图略》,足为后世收书之规。
内容广博 价值极高
《千年藏书大典》全书收录4000余种,收录史料的范围之广、数目之众、内容之丰、价值之大,皆堪称空前。现仅举一两例说明。《海山仙馆丛书》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该书共56种485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有的书未可全,共100册。丛书中还收入西洋译著《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圜容较义》、《勾股义》等等。这套丛书讲究实学,博采中外,体现了岭南开风气之先的文化潮流,价值颇高。
稀见文献 盛世收藏
中国古代自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宋版珍藏书籍不仅受学界推重,更为收藏界所重。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诸多宋版书被篡改,很多学人难以一睹宋版书的面目。但是,诸多宋版书的却为诸多私人藏书家珍藏,并以此刊刻付梓。如清鲍廷爵所编《后知不足斋丛书》,其中便收集了一些宋版典籍,较为珍贵。此外,《千年藏书大典》在古籍选目的过程中,也较为直观地把出版的内容侧重于国内稀见古籍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