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 虚构的真实
http://www.socang.com 2010-12-03 14:23 来源:
嘉德秋拍结束,成交41.33 亿。换作前几年,我会惊诧于艺术市场的不可预测和难以理性地去认识,现在,我再不会吃惊,因为很快就会知道,50 亿、80 亿,上百亿,都不会是天方夜谭。如果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不是遥远的梦想(无论付出何种代价),中国艺术品(无论传统还是现代)为什么不可以价格是世界第一?
中国文化几千年以来一直以“文化中心论”自居,至晚清后遭遇“西方”,被迫现代化,尤其面对近三十年以来的全盘西化和努力与国际接轨的势头,目标不言而喻。今天的“负责任”,也是中国艺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声音,文化的复兴看来指日可待,中国艺术的价值未来几年会进一步高速上升,直至领先全球。
在我看来,中国艺术市场进入、或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混乱时期。也许,就从未有过健康的时段。一旦,将这个“市场”纳入到全球艺术市场体系中去时,“中国艺术”不仅作为“亚洲艺术”的市场主体,甚至可以进入全球艺术市场,独立与西方抗衡,产生出新兴经济力量裹挟下的文化价值“中心”。问题是,这种新的价值的产生,与背后深刻的整体文化输出、经济合作、国家形象有密不可分的连带,艺术品代表的特定历史时段的一种文化精神,越为重要的艺术品,莫不如此。中国艺术日益提升的高价值,是否有与其匹配的文化价值?急于采取一种短期资本刺激与“虚构”出来的美好形象又如何维系?试想,一件价格几千万的中国传统艺术品被炒作到十倍、百倍后,真正价值和趋向何在?发人深思。
相反的是,前个三十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扬名全球,近年,却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包括市场)越来越受到全球瞩目。脱离了简单的冷战思维意识,那些带有明显政治符号、意见和观点的当代艺术作品已成为昔日黄花,只能成为一种西方选择下的“趣味”,而不是真实艺术现场的产物。当然我们对于如何理解“真实”也付出了艰巨的代价,迄今仍然。
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的系统和定义自身也在不断发生转变,革命的年代、潮流已经远去,如何正视自身的真实处境,如何将艺术实践视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意识和日常真实,是年轻一代艺术家更为清晰而自觉的行动。由此,艺术市场是否顺应一种转变,重新评估价值判断,重新理解“中国的” 艺术实践,显然是更为迫切和及时的反应。毕竟,艺术市场的逻辑也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无论对错与否,中国艺术的全面市场化,也是不争事实,毕竟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任何纯粹意义上的作、实践中的艺术(商业艺术品)都每时刻无可避免的身处在被评估、假定其价值的标准,这种标准有时开放,有时保守,有时自觉,有时随波逐流。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艺术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