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10年12月8日上午10时整,每日9时至17时为展览时间,中午开放
开幕地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靠近中国美术学院)
2010年12月8日至15日,在浙江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将举行“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艺术珍品展供”。本次展出的唐卡艺术珍品,包含有宋代及明清时期的诸多唐卡精品,风格殊异,年代久远,颇为罕见。
唐卡是西藏文化美丽的外衣和修饰,像点缀在雪域高原的一颗色彩斑斓的宝石。唐卡作为西藏民族主要的绘画形式,它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以至在西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唐卡的鉴识不用任何标示就可以辨别出它是来自世界最高地端的雪域绘画。
“唐卡”一名,乃藏文汉译,或称“唐嘎”等。“唐”字的含义很多,在《法华经》中意即“徒然”,如“功不唐捐”。在汉文中意有“虚夸”,如“唐大无验”。在藏传佛教中则有“平坦”、“清楚”等义。那唐卡的“唐”和唐朝有没有关系,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关系,但如果从时序和材料上看,似乎又有一些关系,那就是它形成的时间正好是大唐王朝,汉地的卷轴画形式和文成公主带去的纺织技术影响了藏传佛教绘画的形式。
“唐卡”,也称 “卷轴佛像”,关于“唐卡”没有统一的解释,大意是指用绘、贴、织或是绣的方法,在布上、绢上、纸上或皮质上表现藏传佛教文化内容的一种绘画形式。可悬挂供奉,也可卷合收藏,还可随身携带;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为唐卡,小者称之为“匝尕”、“扎嘎里”或微型唐卡。
当一幅幅精美的唐卡徐徐展开之时,没有理由不让我们去探个究竟。庄严神圣的佛像,艳丽深沉的色彩,繁密简约的笔触,还有那蕴含宇宙意识的曼陀罗,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走进那青稞、酥油和雪水孕育的藏传佛教艺术中,接受哈达圣洁的洗礼。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部分作品:
唐卡《两天王像》
年代:9-11世纪
材质:布本
尺寸:71*52.5厘米。
天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有四人,分管东西南北四方。
“东方持国天王”:因能护持国土、维护道场安宁而得名,专门守护东胜神州。身着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乐来感化和劝导从生断恶从善。乐司调。
“南方增长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长善根而得名,专门守护南瞻部州。身着青色、突甲胄、持宝剑,表明他是用武力来惩恶护善。剑司风。
“西方广目天王”:因能用净眼观察裟婆世界而得名,专门守护西牛贺州。身着红色、穿甲胄,早期塑像多为手持一种名叫“绢索”、专门用来捕捉敌人的网或手持龙。表明他惩恶护善的办法不是靠杀,而是把敌人捉起来后强迫他改邪归正。净眼、网和龙,都司顺。
“北方多闻天王”:因福德闻名四面八方而得名,专门守护北俱泸州。身着绿色、穿七宝庄严甲胄、配长刀、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表明他是一边引导众生向善,一边用武力来降魔伏怪。伞司雨。
图中左为北方多闻天王,右为西方广目天王。
本幅唐卡年代久远,非常难得和珍贵。
唐卡《噶玛巴-都松钦巴》
年代:16-17世纪
材质:布本
尺寸:72*51厘米。
噶玛巴-都松钦巴,(1110-1193)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创始人、著名佛学家。出生于朵康哲雪地方(今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境内)。原名却吉扎巴,自幼从父学习藏文和密法。1127年出家为僧,师从噶当派大师学习阿底峡大师所传密法。南宋建炎二年(1128)赴前藏从嘉玛尔巴等大师学习噶当派教法,次年受比丘戒。绍兴九年(1139),从噶举派创始人塔布拉杰大师修持教法卓有成就,其中尤以噶举派的“拙火定”和“大手印”的修持成就最大。十七年,他在昌都的噶玛地方修建噶玛寺,创建噶玛噶举派。淳熙十四年(1187),他在拉萨西北堆龙地方修建楚布寺。此后,噶玛丹萨寺与楚布寺并称为噶玛派上、下二寺。著有《四面金刚亥母》、《四续释》等佛教著作。
噶玛噶举派后来创立活佛转世制度,都松钦巴被噶玛噶举派尊称为该派黑帽系第一世活佛,首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都松钦巴创建的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派中最早采取活佛转世制承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