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来自9个国家的80多名水下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来到重庆,探讨水下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展示和利用。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期,在白鹤梁题刻上出现了一些沉淀物。目前,工作人员正着手寻找清除这些沉淀物的方案,以便游客可以更清晰地欣赏石刻。
昨日,来渝参加水下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在渝中区考察宋代城墙遗址。
来渝参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昨日还参观了巴县衙门遗址,并建议我市尽快为遗址内发现的宋代高台建筑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
白鹤梁题刻出现沉淀物
今年已76岁的葛修润院士,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设计者,昨天特意赶到会场参与这一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外宾介绍白鹤梁题刻的保护情况。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靠我们自己不断发现、解决。”葛修润说,自己每年都会抽时间到涪陵去看看,也确实发现一些新问题。
最近,工作人员就发现浸在水里的题刻表面,出现一些沉淀物,但具体是什么东西,对题刻是否有威胁,该怎样清除,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安装在保护舱体内,每块厚达8厘米的双层玻璃,也发现玻璃夹层间出现了沉淀物。
葛修润说,由于目前长江蓄水后的水位上升到了175米,白鹤梁题刻处于水面60米以下,水压更大,潜水进入保护舱体的难度增加。加上玻璃窗关系到舱体安全,无法随意打开。
此外,水下还有28套摄影机,需要进行调试,以便精确捕捉到所设定的某一处文物题刻的画面。这些都需要逐一解决。
目前不影响游客参观
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胡黎明介绍,白鹤梁题刻出现的沉淀物可能是普通沉淀物,目前并不会影响游客参观。
涪陵博物馆馆长黄德建介绍,受水压影响,目前水下博物馆的水体稍显浑浊,但市民仍能看到白鹤梁题刻,预计年底这一情况将有所好转。
我市将建“水下考古队”
除了白鹤梁题刻,我市水下还有多少未发掘的文物?昨日,重庆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说,目前已开展的水下考古大多是针对海上的。由于内河可能存在激流、暗礁、水下能见度低等复杂问题,而且重庆缺乏相关的人才、设备等,所以重庆目前并未针对河流开展水下考古工作。
“长江作为历朝历代的重要运输河道,肯定存在着一些有价值的沉船,相信是有一定考古价值的。”邹后曦说。
市文广局副局长程武彦说,我市计划针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成立专门的市级管理机构,依托其在两三年内建设起水下考古研究的班底。我市还将向国家申请成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