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经常能在街头小摊上能看到各种盗版书籍,无非也就是换个封面,多几个别字,加上印刷水准较次,但基本还是能满足阅读的要求,毕竟价格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情”。“盗版”有时候还算是讲理的,至少不会胡编瞎写,反映的是原版的客观情况的,只是品质不怎么样。不过,最近在艺术圈里出现的所谓“盗版”就已经完全超脱“盗版”的概念了,简直是令人发指。
只看封面封底你知道哪本是假画册吗?
前段时间与朋友在席间喝茶,友拿出两本一模一样的画册让笔者辨别真伪,由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近现代名家翰墨选》,一眼看去,根本分不出两本画册有什么不同,除了开本大小有差异外,封面、封底、装帧设计、主编、出版号都是一模一样,“想都没想到,现在造假的人竟然做到这种地步,把真实的出版物里的内页全部替换掉,用自己所谓的‘收藏真品’代替,没看到真画册的话,还真的要上当。”这还是一位在艺术圈混了近10年的收藏玩家的评价,要是碰到没有经验的普通人估计早就被忽悠得云里雾里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已不鲜见,浙江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也曾遭遇这样的“罗生门”,同样一本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何水法写生集》,封面、封底、开本、装祯、前言页、版权页、条形码与原版画册均无二致,惟独假画册中里所登载的作品有的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有的作品可谓是摹仿得惟妙惟肖,一部彻头彻尾的假画册!
那又是什么人如此“好心”,特意为这些正版书出这“第二本”画册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艺术品收藏行业实在是太热了,如同房地产市场中住宅价格是一天一价,一月一价,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整个市场还沉浸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下子就迈入了亿元时代,各地的拍卖会记录屡创新高,近现代名师大作的成交价格水涨船高。一大帮“资本家”们在拍卖市场披荆斩棘,投入热钱洒下渔网,一波接着一波,你说这市场能不热吗?商人的本性是逐利,有时候甚至是贪婪的,因为很多藏家偏爱收藏画家们曾出版过或参展过的作品,哪怕身旁有高人指点,但在这样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内部谁都不想去拆谁的台,纵然是水深火热也要一头扎进去。正规的美术馆不也是有看走眼的时候嘛,要不然市场上哪里来那么多的林风眠的油画“巨作”?为这些“假画”摇旗呐喊的可不仅仅是几个画贩子,更有拍卖公司、评论家、各路媒体、画廊、策展人……而这些居心叵测之人钻的就是这个空子,挖空心思制作这样的假画册来抬高假画的“身价”,就是为了实现金钗脱壳的目的!
这已经无关于商业道德和从业操守的问题,这已经是属于一种行业内的潜规则。一位从事画廊经营很多年的朋友抱怨说,“现在很多出版社以卖书号为盈利手段,出版社拿了钱基本上是睁只眼闭只眼了,谁还管真假。”“只要是有点存货的,名气小点的,你要是真的出版真画册,那也还算说的过去,最要命的就是那些标榜着名人大家的名出画册,还跟你在画册里做引证,讲故事,请批评家做假证,卖假画。”这些精明的商贩花十多万元出书的目的并不是卖书所得,而是因为只要字画上过出版物,来路就显得“根正苗红”,考证也更加权威,身价扶摇直上那是必然的。这样的出版物不以行家为“猎物”,目的在眼力不足的初级收藏者和需要字画送礼的买家身上,哪怕在真画册上动手脚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近来市场疯传的造假方法是在权威出版物中抽掉一张,将赝品拍摄制作后插入原来的位置,并故意制造因为被长期翻看而造成的破旧效果,这种方法在初时曾使不少行家里手上当受骗。
因此,在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决不能盲目轻信出版物,千万不要被某些宣传、噱头所吸引,在比对和参考文献的时候尽量多考证多比较,不要被一本书一本画册而牵着鼻子走,利用出版物作为鉴赏、收藏的依据。在端正考证态度的同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找专家,找书店,找图书馆,只要肯花点时间,一般都能水落石出。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初级收藏者尽快的摆脱“菜鸟”级别,告别“被动收藏”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