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内陆水域将于今年11月开始进行首次水下考古,水战遗址成此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难度高、风险大,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日前,国家文物局选定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安徽省(长江、淮河内陆水域)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
据了解,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达到1.8万余公里,以鄱阳湖为中心,呈向心状分布,绝大多数河流分别汇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系,在赣北注入鄱阳湖,经湖口流入长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表示,这些江河湖泊在古代曾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赣江在古代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通道,在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知道江西内陆水域下面的文物状况如何,开展水下考古十分必要。
按照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的《江西省水下文物普查计划》,2010年水下文物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水下文物的摸查工作,对水下文物遗存进行确认。普查的内容主要是湖居遗址、水战遗址、被水淹没的聚落遗址和墓葬以及沉船等。
在日前召开的江西全省水下文物专项普查工作会议上,文物普查专家列出了许多水下文物普查点的线索,赣江十八险滩、鄱阳湖老爷庙、修水吴城等地成专家们目光聚集的焦点。樊昌生表示,目前主要采取文献查寻与实地走访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确保查寻到有效的信息线索再下水考古。
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战场之一。元末农民大起义,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今鄱阳湖康山岛水域,结果陈友谅兵败身亡;朱元璋大获全胜,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