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展览日期 2010年9月18日 - 2010年12月18日
开幕时间 2010年9月18日, 15:00, 星期六
展览馆 艺莱纽约画廊 (中国 北京市)
策展人 Lowery Stokes Sims
艺术家 Rashawn Griffin、Whitfield Lovell、Senga Nengudi、Shinique Smith、Saya Woolfalk
主办方 艺莱纽约画廊 (中国 北京市)
展讯
线——美国非洲艺术家多媒体艺术展简介
北京艺莱空间非常荣幸地展出拉肖恩•格里芬(Rashawn Griffin),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圣戈•南古地(Senga Nengudi),史妮克•史密斯(Shinique Smith)以及赛亚•渥福克(Saya Woolfalk)等五位重要美籍非裔艺术家的作品。黑人艺术家的作品将首次以群展形式展现给中国观众。展览的标题“线”来源于黑人文化中一句赞赏他人衣着品位的俗语:“nice threads”( 美好的线)。
参展的艺术家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纺织品,纤维等材料通过纸上艺术,雕塑及录像装置等形式进行反传统的创作。 艺术手法各有千秋,却共同在探索物质和文化的交融。
拉肖恩•格里芬(Rashawn Griffin)将巨大的画布作品悬吊在天花板上并穿越画廊空间, 呈现出一件结合绘画和雕塑的装置艺术。画布上的旧染色布料经过手工缝韧, 使观众感到亲切,而这种亲切却与作品 惊人的尺寸产生了对立。格里芬的作品结合了人造效果和原始材料,在进行个人表达的同时展现出社会景观,将感伤,惊奇,错置感和幽默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拉肖恩于1980年出生于洛杉矶, 他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 包括惠特尼双年展(纽约), 德国古根汉姆美术馆(柏林),底特律当代艺术博物馆 (底特律) 和Studio Museum in Harlem(纽约)。
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的肖像画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美国历史上南北战争结束, 民权运动开始这段动荡时期, 旨在歌颂普通的非裔美国人。艺术家收集了这期间的老照片,利用这些图像给予主人公身份和尊严。实际上,人像摄影(工作室摄影)在当时只为富裕白人造像。艺术家对历史及人物诗意的召唤, 使观众产生了情感认同。在他精致微妙的炭笔油画棒肖像中,“一只手”代表了权力和保护,象征着主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庇护所。《 Kin》系列作品反映了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军队中的现实。作品的标题正是来源于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借由这一标题,艺术家既唤起了一段白人和黑人所共有的保卫国家的历史记忆, 也唤起了对南北战争中白人和黑人冲突的关注。华丽的古典布料不仅仅成为作品的保护屏障,也提升了主人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惠特菲尔德•拉弗尔1959年出生于在纽约的布朗区(Bronx)。他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大都会博物馆(纽约),惠特尼博物馆(纽约),皇后美术馆(纽约),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Aldrich当代艺术博物馆(里奇菲尔德)和布朗美术馆(纽约)。
圣戈•南古地(Senga Nengudi) 的作品赋予物件第二次生命。她解释, “为了 打破常规,我运用他人认为无用或微不足道的材料, 以此来证明那些被嫌弃, 视作废物的东西也可有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其中一些雕塑是将旧内裤扭曲拉扯,结成肢状或系于悬吊的麻袋上,把观者带入了内裤主人的私密空间。作品的材质以及悬挂的特性显示了肉体本身的脆弱和感性。她的作品表现出时间和人的变化, 短暂瞬息的特质仿佛是对人生无常的比喻。南谷地的第一个录像作品《Warp Trance》,同样利用废弃材料创作. 艺术家用从几个织布厂收集来的提花机纹板作为录像的投影面板。这些板子过去被用于控制机器的运转, 在此则暗示了纺织业与电脑技术双方面的革命。圣戈和另一位艺术家布切•莫尔斯(Butch Morris)编辑整合了在厂房中录制的音效和画面,重新诠释了工厂机械化的重复性, 创造出仪式般的迷幻效果。在此作品中, 观众受邀与作品互动,可以在作品间自由移动和舞蹈, 借此摆脱现实中的自我。圣戈•南古地于1943年出生在芝加哥。她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Rath美术馆(日内瓦),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Bronx博物馆(纽约) 和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Copenhagen-Humlebaek)。
史妮克•史密斯(Shinique Smith)的作品通过旧衣堆与旧材料的组合, 来探讨人类屯积商品的欲望。艺术家说“我的作品虽然有多重涵义, 但主要是关注物质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我一直在探索我们需要物质的原因。 我重新诠释了个体是如何通过拥有和丢弃物品来建构一种虚拟的存在,并揭露过剩和浪费行为与个人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而引起社会精神层面的共鸣。” 因此,每一件作品都讲述着拥有者个人的故事。史密斯的大捆雕塑品像一个鸟巢,一个紧密状态的家,反映出拥有者是多么急切地通过积累,过度使用,和抛弃来建立身份,而它的厚度则揭示了城市生活及生存环境的拥挤。史妮克于1971年出生于巴尔的摩。她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美国国家肖像博物馆(华盛顿),德国古根汉姆博物馆(柏林),丹佛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新美术馆(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Museos y Bibliotecas(马德里), Museum fur Modern Kunst(法兰克福)和Ludwig当代艺术博物馆(布达佩斯)。
赛亚•渥福克(Saya Woolfalk)运用雕塑,绘画和录像虚构了一个充满艺术家个人幻想的世界,,并使观者接受这一世界的逻辑。居住在这个世界的是半人半植物的生物,他们穿着布满绒毛的彩色服装, 住在一个满眼是水果的地方。她的灵感源自寓言故事或民间传说,作品内容投射了参与作品创作的人,包括她自己,她的朋友和同事的愿望和想法。受到著名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概念的启发 (乌托邦一词源自希腊语“ ou topos” 意为无地点),这件作品就以无地点命名。她的灵感也来自日本动漫(她在日本出生, 母亲是日本人)和非洲传统服装(她的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由于这种文化的融合,她作品的含糊性正表现了她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她创造的视觉效果似乎既陌生又熟悉。赛亚表示,“这件作品探讨的是, 符号和思想体系可以通过合作,幻想和修饰, 被激活并重新建构……从2006到2008年,我与人类学家和电影制片人雷切尔• 利尔斯(Rachel Lears)共同创作了一段30分钟的录像《无地点的人种志》,是关于未来的一个虚幻的地方。我们在综合考虑了物种, 社会, 种族,阶级,性别,以及环境的基础之上,探索人类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渥福克于1979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她的作品已在美国各地展出,包括美国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布朗美术馆(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 以及印第安纳波利斯当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