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走访桃渚古城重新修葺一新的柳氏宗祠,走在小巷中无意中发现侧倒在宗祠东门口对面的墙角一块红褐色的古石碑,额首已残,碑文字迹清晰,字径约2.5厘米,存字250个。从残存的碑石看作建筑物砌过,上有蛎灰余迹,后重新拆毁搁置于此。
清去灰土,据石本录文辨读,此碑为记事碑,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十一月,桃渚守备黄瑞清所立,至今137年。据考证此碑为《重建桃渚守备署碑记》,内容记述台州知府刘璈因公事到桃渚选择城内北麓小校场处,守备黄瑞清重新建造桃渚守备署的经过事件。
原碑旧立桃渚城守备署衙门,据《民国临海县志》:康熙间驻郡城下草巷,今俗称左营巷。咸丰十一年辛酉被太平军所毁。同治十年,郡守刘璈禀请移驻桃渚,并拨款建署(营案)。碑石发现对古城桃渚增添新的历史内涵,对古城内的小衙门遗迹有了新的佐证。但古碑也需要重视保护,让它成为古城文化历史内容。
重建桃渚守备署碑记
……者圯於海潮。下草巷署咸丰辛酉毁于寇火。同治元年,台郡克复后以……议建复,迄木就绪。同治甲子冬,郡守临湘刘公莅台,饬怨陈纲,百废具兴……摄篆来桃,有志兴复。甫举事,遽然溘逝,工中止。余由署任奉补斯缺,莅任……郡复旧制,适刘公因公至桃,相度基址,以为北麓小较场地势平回,落脉自……卧豪有力者相视一方。游手无赖之徒趋之若鹜,良懦受其鱼肉至扵饮泣。……锄之,良者植之,肃肃春温,互相为用。昔视为荆棘者,今悉成坦途,耕凿熙熙……之旧而新是谋殆,亦摧陷廓清之意与民更始乎!谋之众皆曰然,是年四月,……葺不至有朽坏之虞,实有望扵君子。是为记。
台州协左营守府加一级醴陵黄瑞清口口口
大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葭月 吉旦
一块红褐色的古石碑,额首已残,碑文字迹清晰。
彭连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