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钟重约300公斤,现存放于仙洲小学内。
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的长寿桥,依然是村民们出行的重要通道。
建成于500多年前的石拱桥今天还能过小型货车,建于300多年前的瓦窑至今基本保存完好,还有一口传说铸造于宋朝时期的大铁钟……昨日,记者在浏阳市古港镇仙洲村发现,这里有多处令人称奇的文物古迹。一个小山村,拥有这么多的文物古迹实属罕见。
长寿桥已有500多岁
在仙洲村大屋组境内,有一条名叫塔河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南北向的石拱桥叫长寿桥。长寿桥的桥面全由麻石铺成,桥的东侧镶嵌着一小块黑色的石板,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太极图,有文字,只是难以辨认。
一名村民对记者说,据当地传说,这座桥为仙洲村熊氏族人先祖所建,大约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以前,桥上还建有一个凉亭,供过路人休息,现在这个凉亭已被毁。“这座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都是用蒸熟后的糯米与石灰、瓷器粉末混在一起,捣成浆糊后抹起来的,格外牢固。虽然这座桥有 500多年了,但是一直是附近近1000名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小型货车装满货物后还可以从上面开过。”
大铁钟曾经失而复得
虽然通体锈迹斑斑,但是上面的“皇图”、“帝道遐昌”、“佛日碧辉”等字样还是模糊可辨……在仙洲村仙洲小学教学楼2楼资料室里,摆放着这样一口铁铸的巨钟。该钟状如喇叭,口径约1米,钟体约0.8米,重约300公斤。仙洲小学教师熊定启说,2003年,该钟曾经被盗。没过多久,一位村民在村里一座桥下发现了这口钟,这个宝贝又“完璧归赵”。
记者看到,这口钟通体铸满了字,只是由于生锈太严重,字迹模糊难辨。当地村民说,在仙洲村连塘组境内,曾经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塘门寺,但解放初期被毁坏。据传,该寺兴盛时期有僧侣近百人,明代朱元璋、清代乾隆分别赐与该寺“日月辉煌”、“帝道永昌”匾额。只是,两块匾现在都已经遗失,这口巨钟就是塘门寺当年的用具之一。
300年古瓦窑30年前才停产
一个毫不起眼的土堆,高约5米,直径约10米,在杂草丛中,一株苦楝树与一株落叶红显得分外高大。村民扒开堆在土堆洞口的一堆杂柴后,记者从仅容一人弯着腰通过的过道进到土堆里面,才发现里面竟然是一间半径约4米的圆形“房子”,周围都用砖头砌得严严实实,顶部做成了一个圆弧形,特别漂亮……这是仙洲村瑶棚组境内的一个古瓦窑。村民说,据上辈人口口相传,这个瓦窑至少已经有300年历史。一直以来,附近村民所用的“燕子瓦”,全部从这里生产出来。
据当地村民介绍,改革开放前,这个瓦窑是村办企业,并且“红火过一段时间”。后来,“燕子瓦”因太轻巧容易被大风从屋顶吹落而逐渐被淘汰,古瓦窑也渐渐失去了生产的功能。
村里的众多传说很神秘
在仙洲村采访时,记者还听到几个传说,令这个小山村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一是仙洲村石门冲天才组有一个地方名叫天子屋场。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即出生于此。陈友谅从后山10万竹林中,领神兵10万转战于湖南、江西、四川,并建立农民起义政权。后来,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时,朱元璋手下谋臣刘伯温派人到天子屋场重金收买了陈友谅的舅父,将10万竹林伐光,这才导致陈友谅失败。
二是在仙洲村内有一个地方叫天涯寨。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取得天下后,愤怒于浏阳人曾支持陈友谅,派出军队血洗浏阳。当明朝官兵攻到仙洲村一带后,这里的潘、蔡、贺三姓人员逃到了易守难攻的天涯寨。见攻不进去,官兵们便将这里团团围住,想将这些人困死在天涯寨。谁料,天涯寨地势虽高,却有水有地,潘、蔡、贺三姓人员在天涯寨开展生产,丰农足食。最后,官兵没有办法,只好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