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首次展出多年馆藏重量级文物(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5-14 14:22   来源:

  省博新馆“芝麻开门”本报独家提前晒宝物

  下周二(5月18日),投资近9亿元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届时,这尊外观形似“月光宝盒”的博物馆将装满珍贵文物,盛装亮相。

  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广东省博物馆陆续收藏了许多重量级文物,由于旧馆展览条件的限制,很多都只是短时间展出过,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比如堪称国宝级文物的宋代陈容的画作《墨龙图》,迄今只展出过三次。而新馆开放时,不少多年藏在库房之中的重量级文物是首次一起展出。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了一份省博新馆的重量级文物清单,清单中的30件重量级文物,由省博专家从馆藏十余万件(套)文物的宝藏中甄选出来,其中不乏国之重器。

  哪件文物称得上镇馆之宝?哪件文物能代表岭南文化?今天,这些珍宝首度通过本报集体亮相,并邀请市民上网投票,评选出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镇馆之宝”。

  省博家底丰厚文物收藏并不是广东短板

  “广东省博物馆拥有十几万藏品,南越王墓博物馆才1000多件,陈家祠也才两三万件。”广东文博专家黄淼章认为,省博的藏品十分丰富,要展示整个广东省的文物历史,当然是省博最有优势。

  截至新馆开馆前夕,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已达13万余件(套),地质文物、标本、化石2.5万余件(套),另外还收藏图书资料数万册。按照博物馆业内的说法,广东省博物馆对中国历代陶瓷和书画的收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大概能排到第五六名的位置。

  “旧馆由于展厅有限, 很多宝贝没有展出来,新馆开馆将展出不少之前藏在库房里的文物,会很震撼。”副馆长莫鹏说,广东人对省博物馆的藏品不甚了解,跟宣传的缺乏不无关系。基于这个原因,省博新馆决定在开馆之际率先敞开大门,邀请全省市民一起参与“镇馆之宝”的票选活动。

  广东省博物馆前任馆长邓炳权认为,广东人对省博物馆藏品比较陌生,“镇馆之宝”的票选活动可以拉近市民与文物的距离。他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开展“镇馆之宝”的市民票选,非常成功。台北网友票选的最爱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与专家心目中的国之重器———西周毛公鼎等文物的排次不同,但这些文物都成了明星,在市民中有口皆碑。

  票选镇馆之宝凸显广东省博特色

  省博计划从即日起邀请市民从30件一级文物中投票选出新馆“镇馆之宝”。新馆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市民们投票的结果将统计并由馆方公布出来,最终将有10件得票最高的文物,荣膺市民心目中的“镇馆之宝”之称。

  邓炳权认为,广东省博物馆未来的10件“镇馆之宝”,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具备岭南特色。

  “中华文明从古至今,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辉煌的文明成就,文物历史长短不重要,只要能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博物馆的个性就凸显出来了。”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认为, 潮州木雕、端砚、岭南画派等藏品是广东省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应从其中挑出几件“镇馆之宝”。

  邓炳权说,几年前,广东省博物馆也曾围绕评选“镇馆之宝”的想法,对所有藏品进行鉴定评级,评出了400多件一级文物,但哪10件最好,最能代表广东省博物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我希望这次的市民票选,能和专家展开碰撞,引发全社会关注。”

  ○投票指南

  投票通道:可登陆南方报网 (www.nfdaily.cn)、奥一网(www.oeeee.com)、广东文化网(www.gdwh.com.cn)投票。

  投票时间:5月17日起到6月30日结束。

  1、磁州窑唐僧取经图枕(元)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窑址位于河北邯郸市磁县,产品以白地黑花装饰最具特色,兼烧白釉红绿彩、绿釉黑彩、珍珠地划花、三彩等品种。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相比,有很大不同。

  这件器物是典型的元代瓷枕造型,正面绘唐僧取经图,底有楷书印款“张家造”。

  推选理由:绘有西游记题材的元代瓷器,目前仅此一件。(黄静)

  2、广彩人物双耳盖盅(清)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称,是将景德镇的白瓷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在广州加彩烘烧而成,主要销往国外。这件广彩人物故事双耳盖盅,以外国式样为本,内绘中国传统人物故事,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

  推选理由:广彩中最为精美的作品之一。(白芳)

  3、外销画《广州港全景图》(清)

  外销画是18、 19世纪中国画师采用西洋技法绘制的外销艺术品,题材以广东自然风物、市井风情为主。

  这件煜呱画广州港全景图,布本油彩,成于约1845年,长2米,描绘了从沙面、十三行商馆区直至大沙头附近的东水炮台一带珠江北岸的广阔图景,由省博专家从欧洲征集回来,堪称清代广州的手绘照片、珠江版的“清明上河图”。

  推选理由: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外销画。(白芳)

  4、信宜铜盉(西周)

  1974年出土于广东信宜,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西周青铜盉。铜盉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岭南地区秦汉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铜盉造型新颖、纹饰精细,并具科学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推选理由:广东出土的古代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刘春喜)

  5、金漆木雕大神龛(清)

  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常见,以硬木制作的则多为素雕。

  此大神龛,精工细作,气派非凡,规模宏大,高达3.28米,是目前所见型制最大的大神龛,人物众多,栩栩如生。

  推选理由:目前所见传世最高大、最精美的神龛之一。(阮华端)

  16、磨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清·同治)

  寿屏共分 12屏,以《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作题意,生动地描绘了耕种、收获、渔猎、纺织、筑屋、制陶、冶铁、郊游、祭祀等生产生活场面。

  正面屏心为祝寿序全文,贺寿文为晚清时期广东著名人物何如璋撰写。寿屏背面分为大小80多个装饰面。作品取景宏阔,人物神态生动,场景细腻逼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潮州木雕艺术的杰出之作。

  推选理由:代表潮州金漆木雕最高水平。(阮华端)

  17、景德镇官窑珐琅彩碗(清·康熙)

  珐琅彩原料从西洋进口,价格昂贵,康熙年间才使用这种珐琅彩颜料烧制瓷器。先要在景德镇官窑中烧制精美的素胎,再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画珐琅彩后,再在宫中第二次入窑,有些还由皇帝亲自参与绘画。珐琅彩瓷全部是皇帝御用,此器物西洋与东方风格相结合,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此前在香港某拍卖会上,与这枚碗相类似的展品,曾被拍得1.5亿元高价。

  推选理由:除故宫外,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碗。(黄静)

  18、“沧海龙吟”琴(宋)

  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使用过的古琴。陈献章被誉为岭南古琴第一人,经常操琴云游四方,古琴背面刻有陈白沙亲自题刻的“沧海龙吟”四个字,非常珍贵。

  推选理由:宋代古琴存世不多,且为古代名人所用,身价不菲。(刘春喜)

  19、青白玉卧牛(清·康熙)

  此件玉牛以新疆和阗青白仔玉圆雕而成,仔玉是和阗玉中最上等的石材。据说故宫也有一件相似的青白玉卧牛,但没有这件大。

  玉牛长19.9厘米,宽 6.5厘米。玉牛昂首伏卧,口衔灵芝草,牛头、角及灵芝以天然石皮本色琢饰,作品神态自然,生动形象地描绘卧牛小憩时悠闲的神情。

  推选理由:用料大、雕工精,乾隆时期玉雕精品。(李蔚)

  20、银三国人物故事图茶壶(清)

  与享誉世界的“广彩”、“粤绣”相比,百多年来同样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广东外销银器,因为资料缺乏,几乎湮没无闻。但据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博士雷传远的研究,自康熙粤海设关以后,经十三行外销的银器,就是享誉国际市场的高档广货。这件银器从香港征集而来,上绘三国题材故事,代表了广东外销银器的精湛工艺。

  推选理由:国内博物馆现存最精美的外销广作银器之一。(白芳)

  21、海百合化石(三叠纪,距今2.5亿至2.03亿年)

  省博专家从贵州征集而来,是省博自然展厅的珍贵展品。海百合因形似百合花而一直被人们误解为植物,其实它是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中被归入棘皮动物门,大家熟悉的海星、海胆、海参等皆为此门动物。这块海百合化石,其板长7.8米,宽3.5米,茎呈环状,长短不一,最长达数米,非常罕见。

  推选理由:目前国内博物馆收藏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块海百合化石。(陈邵峰)

  22、鎏金腰带(南宋)

  此器物出水自南宋沉船“南海I号”,是1987年第一次试探打捞时出水的文物。目前从该船打捞出水的文物珍品多达四千余件,其中这件鎏金腰带,长1.7 米,以四对鎏金铜丝编织而成,呈长圆条绳状,造型奇巧,工艺精湛,尽现异国情调,是研究古波斯国金铜制造工艺的重要资料。

  推选理由: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证。(白芳)

  23、阳春孔雀石

  我国孔雀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与湖北,目前已停止开采。广东阳春石菉孔雀石开采于清代,储备量居全国之首。该孔雀石块体硕大,为目前阳春孔雀石市场最大者之一。该孔雀石集钟乳柱状、结核状、葡萄状、洞体等形态于一身,呈翠绿、墨绿及粉绿色,具明显丝绢光泽与绒毛状质感,体大、质优、形美,非常罕见。

  推选理由: 目前国内博物馆所藏的最大一块孔雀石。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广东省博物馆 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