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崔马庄遗址全景(照片均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图二:鹿角锄
图三:灶遗址
图四:崔马庄出土的陶器
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人的聚居是有传承的
为泰山南北之间的通道研究增添重要线索
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时期到商周时期的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办事处崔马庄村西南方的崔马庄遗址也是京沪高速铁路的途经之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8月到9月间对此处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研究工作有了显著进展。据了解,这处遗址出土的文物时间跨度较长,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都有,最早的甚至已到大汶口文化时期。
省考古所副研究员、崔马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领队的孙波对记者介绍,崔马庄遗址地势为山前高台地,呈椭圆形,东西两边各长达20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此次发掘工作开了14个探方,连扩方在内的发掘面积达360余平方米。遗址地层较浅,而且比较简单,地层堆积共分为两层,第1层厚20厘米,主要是耕土;第2层厚仅15厘米左右,其层下为生土。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窖穴、沟和墓葬等,器物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骨器,种类较多。
丰富遗迹再现历史文化风貌
孙波告诉记者,崔马庄遗址虽然没有像彭家庄遗址中那样纯粹的岳石文化手工业作坊区,但发现的灰坑、窖穴、房址等遗迹的历史足足跨越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甚至有少量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这无疑为研究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此次共出土了70多个灰坑或窖穴,形状都比较规则、整齐,大多是圆形和椭圆形的,也存在少量形状不规则的;一般是直壁、平底,个别底部有柱洞;最大的灰坑直径在3米以上,有的坑深也达2米左右,相对来说比较大。这些灰坑或窑穴,主要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还有少量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出土的11座墓葬,都是小型墓,骨架保存比较完整,结构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一般在2.10米、宽0.80米、深1米左右。墓内填土疏松,有的墓葬留有木棺腐朽的灰白色痕迹。在墓内发现的死者遗骨都是单人独葬,仰身直肢,大多头部向东方,个别向西,面部向左边或右边不一。有的在头部上侧位置放了1件陶鬲。墓葬中还有二次迁葬墓。
孙波特别介绍,这次发现的两座房址中,其中一座半地穴式房址保存完整,据考证应该是西周时期的。该房址坐北朝南,地面平整,呈长方形,周边有3个柱洞;房址长约3.7米、宽约2.4米、残深0.9米,面积总共9平方米左右。房内的东北角处设有灶台,灶台高约26厘米,长60厘米,宽50厘米,无论是火门、灶塘还是烟囱都保存得相当完整。灶台内呈红褐色,因为经过长期烧烤,已非常坚硬。在灶台右侧位置还有一个坑,应该是专门盛放灰烬用的。这些遗迹都是比较难得的发现,对于那个时期的考古研究有重大价值。
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意义重大
关于崔马庄遗址挖掘出的文物,孙波告诉记者,这处遗址出土的遗物近百件,数量不太多,但种类繁多,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角器等。陶器可复原的器物有鬲、盆、罐、豆等;石器主要是斧、锛和纺轮等;骨器有锥和筓;还有蚌刀、蚌镰、角锥和鹿角锄等。记者通过相关图片资料发现,其中比较特殊的是4件鹿角锄,样子就是鹿角的一段。孙波介绍,鹿角锄在山东的考古发掘中很少发现,这次一次就发现了4件,除了非常珍贵外,也说明了这处遗址的重要性。而且4件鹿角锄上都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说明当时的人长期使用过,这对研究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情况有着重要文物价值。鹿角锄主要是利用鹿角的分叉处,把短枝的一侧磨成斜面刃,长枝的一侧为柄部。另外,还有的截取鹿角的一段,将上部进行修整,可以安上柄。这种鹿角锄,可能为种植时开沟播种或挖坑点种用,也可以作为中耕松土之用。这件工具都是在原始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为原始农业较快发展奠定基础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孙波总结说,崔马庄遗址延续时间较长,从出土的陶器看,时代主要为西周至春秋时期,还见有岳石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物,最早遗存可见大汶口文化时期早期,说明这个区域在那个时间段人的聚居是有传承的,虽然整体上发掘面积不大,但考古价值和意义十分重大,为泰山南北之间的通道研究增添了重要线索,也为这一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