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别于2010年5月12日和2012年开馆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梅兹新馆和卢浮宫博物馆朗斯新馆,在掀起博物馆地方化风潮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法国博物馆现状的重新审视。
据2月12日《世界报》称,2009年,法国36家国立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2680万人次,其中82%(2200万人次)由位于巴黎的五家大型博物馆——卢浮宫、凡尔赛、蓬皮杜、奥赛和盖·布朗利博物馆实现。如果我们将视线放得更远,则会发现2008年,全法1211家公立博物馆(包括国立、省立、市立……)的5500万人次参观者中,更有91%集中于12个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巴黎大区、普罗旺斯和阿尔卑斯滨海省等……)。
无论国际影响、地理位置,还是馆藏内容,地方小馆都无法与巴黎“五大”,甚至一些发达城市的博物馆相比,坐以待毙是否唯一出路?法国文化部原博物馆司(现改为遗产司)公共关系部门负责人认为,增加观众数量,首先应提高博物馆知名度。一些博物馆,如里昂美术馆,通过重新装修,以全新气象迎接观众,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另一些则通过举办临时展览等大型活动,引起媒体关注。越来越多的地方博物馆加入“法国地方博物馆与美国博物馆交流网络”(FRAME),不定期交换展品。具有国际规模的临时展览往往可以对当地甚至其他城市的观众产生更强的吸引力。2008年,曾在雷恩、鲁昂和马赛巡回展出的《美国艺术中的西部神话》展就为雷恩美术馆赢来3 万名观众,相当于该馆年观众总数的一半。
然而在卢浮宫前任馆长、法兰西学院院士Pierre Rosenberg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他说,“我注意到,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组织临时活动以吸引观众,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但如果我们希望观众为博物馆,而不仅仅为某些临时展览而来,那么加强大学和中学的艺术史教育就是唯一出路。”作为补充,敦刻尔克市美术馆馆长则着重强调将艺术融入城市规划设计,贴近大众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大型展览只会吸引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群,而对于那些远离文化,甚至因失业而露宿街头者,这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