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三维转换——黄阿忠、何曦、石禅水墨展
Exhibition Name: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by Huang A''zhong He Xi Shi Chan
展览时间: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4月20日
Exhibition Date: March. 20,Saturday——April.20, 2010
开幕酒会: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下午4点
Opening: 16:00P.M,Saturday,March. 20,2010
参展艺术家(Artists):黄阿忠(Huang Azhong) 何曦(He Xi) 石禅(Shi Chan)
展览地点:上海原曲画廊
上海市虹许路731号西郊•鑫桥创意园区3号楼东4楼
Address: Original Song Gallery
No.731 Hongxu Road
No.3 Building ,4F East Shanghai
电话(Tel):021-64650045、64650046
传真(Fax):021-64650048
邮址(E-mail):originalsong.g@163.com
从传统形态到当代审美精神的转换 ——黄阿忠、石禅和何曦水墨作品述评
当今的水墨画创作语境,正处在一个有着多种选择可能性的转型期,面临着一个如何走向当代审美精神的重要课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问题的核心,则是坚持“移步不换形”的传统型,抑或是主张“既移步也换形”的实验性非传统型之间的论争与消长。也即是在延续传统中创出新意,还是在相对于传统的变化中有所独创。可谓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在这所谓的“守持”和“解构”的两极之间,其实有着一个极其宽广和丰富的发展空间。而正是在这个“中间地带”,用一种绘画美学上的意象表现,牢牢把握住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生动”的美学精髓,以诗性入画,建构起形式感强烈的个性图式,又不拘泥于传统水墨的程式,而是独辟蹊径,追求绘画语言的纯粹性、抒情性或观念性,强调个人审美取向在画面上的投射和观照。在这里,呈现出一个任随画家自由驰骋的多元景观,同样有着绮丽无比的风光,是一条广阔的国画艺术创作的路径。黄阿忠、石禅和何曦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黄阿忠的作品,无论是烘晕皴染,还是线描勾勒,无不一一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这一切对他而言,仅仅只是一种“立象以尽意”的手段和媒介。他更注重的是用笔墨赋予的趣味和格调,一种“意”与“象”、“形”与“神”相生相偕的畅神写形,最终在作品中凸现出一种现代诗意的表现性品质。这种诗意自然要以娴熟的技巧作为支撑,但是更本质的则是始终紧扣着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取向的主体价值,而视觉形式的风格制造只是作为体现他的主体价值的载体。在他的作品里,不论是寒江独钓的《一蓑烟雨》,还是月白风清的《一枕小窗》,抑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醉倚绿荫》和《凌波仙子》,无不透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美感,营造出被强烈诗化的、舒婉深邃的意境。
石禅作品的精神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审美品格,他用花鸟山水来揭示人类与自然的亲缘意识,将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自然物象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旨向对传统观念的拓展。在《秋来颜自红》、《碧丛白羽》和《玉兰湖石》等作品中,既有传统古意,又有现代构成意味。画面上纵横飞舞的线条、变幻灵动的色彩,使作品表现出水墨意蕴与装饰性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形式语言的张力。它们不仅是抒情与轻灵的,而且在画家施以才情的同时,又因意象构成的突显而被赋予了意笔表现的含蓄蕴藉的典雅,使作品透出一种从容自在、温馨适意的气息。
何曦的作品更是别开生面,异趣横生。他善于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视觉叙事和观念传达,在精心构筑的画面上,以缤纷的意象和雅致丰富的细节刻画,用象征性的形象隐喻揭示了他对于现实和人性的感知和思辨。在《灯下养鸟》、《标本》、《二手植物》和《捆着我绑着你》等系列作品中,他将传统笔墨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发挥了想象的自由和观念的渗入,大处酣畅的笔触,细处精致的工笔,奇特的画面语境和生涩的画面趣味,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画面,获得了表达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思维空间。这是一种由画家想象力所创造的、超越形象而呈现的“心象”,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质。
综观三位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一方面探寻中国笔墨的意趣,以此来营造各自的心象语境;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意识地将自己前突至当代艺术的前沿,袒露胸襟,接纳现代艺术多元杂陈的八方来风,致力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和现代观念的对接与融合。这些作品除了画面中的结构与形式因素所构建的视觉张力,更进而达到了诸多视觉审美元素的完美组合,犹如诗人将各自独立的文字神奇地组合成优美的诗句,呈现出具有当代精神的心象与意境。他们所追求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美”,而是通过对外在形象的不断提炼,摆脱视觉习惯定势而返视内心,倾听灵魂的声音,在更纯粹的形式中,获得自我情感体验的真实性和现代性观念的表达。他们以极其个性化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及世界。而在这自视和外观的过程中,又融入了流淌在他们血脉之中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基因,并且又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以一己的个性力量寻求突破、超越和转换,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图式。这种语言和图式既依托于传统形态,又凸显出他们所置身的时代的审美精神,将心象物化成为图式艺象,从画面自然地流泻出个人的情怀和志趣。
将黄阿忠、何曦和石禅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犹如组合成和谐共生的三个“声部”,像音乐舞台上的“三重唱”,绕梁三匝,不绝如缕。这三个声部不仅是从艺术样式和绘画语言上,更是从本质的审美内核和精神蕴藉上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和谐相契,真实而富有典型意义地呈现出当下水墨画界同时横向展开又一起向纵深发展的创作态势。
艺术贵在创新。对传统的传承目的在于出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出者,新也。当代水墨画家正在艰难地突破自身的局限,努力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当代话语情境。他们在中西方两大绘画语言体系之间寻觅求索,不断在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中完成向当代形态的转型。这种从传统到当代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必然经历一个先自外到内、又从内到外的多元审美精神的解构和重组、熔铸和升华,最终将其物化和外化为可视的图式。所谓“自外到内”和“从内到外”,前者是“汲取”,后者是“返还”,而一旦“返还”便已有了质的变化。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却因此造就了一批富有独创精神的水墨画家。古人尝云:“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精神者,气之华也。”所谓“精神”,也即“灵魂”。黑格尔说:“所谓灵魂,是指心灵中起灌注生气作用的那种原则。”那么对于艺术,它的灵魂便是“创新”。从这个意义来说,黄阿忠、石禅和何曦,就是这样的具有创新精神、不断以自己的作品进行着从传统形态到当代审美精神转换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