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首瓷罐
虎形夜壶
铁虎
虎头片
皮影虎
今年适逢虎年,到处都在讨论有关于虎的奇闻轶事。为了配合即将过年的喜庆氛围,南京博物院围绕着“盛世虎”的专题,于昨天亮出了“藏虎文物精品展”,70余件精美的“老虎”向市民们张开了欢笑的大口。
虎纹花土 最早有关虎的文物
在中国,虎乃百兽之王,时常被我国古代人民奉为“山神”。虎是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物,博物院陈列部研究所副所长胡卫民介绍说,这次的展品中,最早有关虎的文物来自于殷墟出土的虎纹花土。从整体上来看,这件文物只有一个长约1米左右的虎形轮廓,红色的漆覆在上面勾勒出一个虎形。最初,它是被刻在木板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木板逐渐腐烂,从而上面的漆印落在了泥土上面,形成了这件漆器。从这件物品上可以反映出早在商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尊老虎为神,将之膜拜。
虎首瓷罐 南京出土的虎
展览中,有一件文物极其特别,虽然不是只“大老虎”但分量却不轻。这是南京本地出土的一件虎精品,是件“青釉虎首瓷罐”。越窑鸡首壶比较常见,而虎头罐则着实不多见。博物院陈列部研究所副所长胡卫民告诉记者,这件藏品属于一级文物,出自六朝时期,虽然说从瓷器的角度出发,它并不是那么扎眼,但因为是虎头罐,即使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是相当少见的。以他多年的经验,他说:“我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在相关资料上看到过,是博物院的珍品,因此难能可贵。”
青瓷虎子 西晋用的夜壶
博物院研究员欧阳摩一先生介绍的青瓷虎子很有意思,因为它造型肥硕雄壮,并以贴塑法饰虎头,以刻画法表现两翼,釉色莹润,工艺精良,是同类器物之精品。“而这样的一件精品,竟然只是西晋时期贵族使用的夜壶,令人刮目相看,古人很奢侈。”
为什么将夜壶制成老虎形状呢?欧阳先生称,这是出于人们既畏惧又厌恶的心情。自古以来,老虎一直都十分凶悍,古时候的人们真遇到了老虎,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对老虎的害怕,人们转而开始敬仰它,从而认为鬼神也会像人们一样畏惧它,于是老虎在当时被作为一种图腾,可以用来镇宅辟邪。很多官宦人家都希望能够家门出虎子,因此也会使用一些关于虎的日常用品,从物品中习得虎性。”
虎痴画虎 张善子是高手
说到虎痴,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张善子。张善子何许人也?答曰:张大千的二哥。这个虎痴对老虎的痴迷程度还真是到了疯狂的程度,他竟然在家中养起了老虎。据说,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虎的神态、细节等刻画出来。但在寻常人眼中,这种行为还真是疯狂。展厅中展出了多幅张善子的虎图。其中一副则含有很强的讽刺寓意。因为是在民国时期,一幅虎口衔子反映了当时社会“苛政猛于虎”的现状,将自己的感受系于画中。
虎在扇上舞 清代任预画虎很抽象
张善子、何香凝画的虎都是栩栩如生,霸气逼人,而记者看到清代任预在扇面上所画的老虎相当抽象。欧阳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任预本身擅长画人物、花卉及山水,尤以山水见长。“这扇面上的老虎呈俯瞰之势,虎视眈眈,虽然其形稍逊,但画虎并不是他所擅长的,能如此有神,且以长补短,堪称其扇面精品。”
说到这里,他讲了一个有关于古时候的人们画虎的故事。在古代,人们很少能够见到老虎,因此,不少画家画的都属于“抽象派”,只是神似,而并非形似。那时候,他们通常画的都是“心中之虎”,有时也会将人的特点也表现出来。于是乎,“画虎不成类似犬”也由此得来。到了民国时期,科技逐渐发达了,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仔细观察老虎,于是画虎就到了一个“形神俱佳”的境界。
皮影双翼虎 由几块驴皮组成
展柜里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清代皮影虎,可爱逗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齐吼秦腔,同样来自北方,皮影戏的年代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而这只皮影虎可是来自皮影戏的发源地陕西,别看这只皮影虎只是由几块驴皮组成,它可是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够成为文物。不仅需要外貌完整,而且要求工艺精良,这样的东西现存的可不多了,因此,就显得更加稀罕。专家说,从未欣赏过皮影戏的朋友可以到南京甘熙故居瞧瞧,在那里,你可以看到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
除了大件“老虎”,小件也很吸引人。一对白寿山石雕刻的虎纽章,就贵气逼人。相信大家都听过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吧?没错,他的作者就是我们江苏省的刘鹗。而这一对白寿山石虎纽章就是刘鹗本人的常用章,当然,这章上最奇特的就在于所刻的甲骨文,用甲骨文雕刻的印章,再配上两头形态威严的老虎坐镇于上,更显得价值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