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鉴宝:“圣旨”不如棉被?高古玉蝉现值3万(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4-15 09:27   来源:

 

专家们正在为市民鉴定。

火爆的鉴定现场。 

一位专家拿着市民带来的藏品。

        昨天上午,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与本报扬子鉴宝栏目联合主办的“江苏民间收藏精品展”在南京博物院举行,435件展品将展至24日。另外同期的免费鉴宝,虽只有一天时间,但上百名携宝而来的读者都如愿以偿。

       “圣旨”布料不如棉被?假的

        两卷清朝“圣旨”来到现场,但被专家鉴定为赝品。专家告诉记者,清朝的圣旨有很多规定,颁给亲王、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边纸册。在图案上也有纯白色、三色、五色、七色之分。

        而记者眼前的“圣旨”,是三色圣旨,有金黄、大红和咖啡三种颜色。专家看了圣旨所用的布料之后告诉该市民,他带来的圣旨是赝品,“如果你看这圣旨用的布料,还不如你自家的棉被布料,那肯定就是假的了!”

       【专家建议】收藏不能追求奇特,而是要明辨状况,像圣旨,先不看其内容,看其质地就可判断是否出自皇家了。而且书画等类别最容易出赝品,藏家要谨慎收藏。

        16件紫砂全军覆没,倒霉

        凌先生在鉴宝市民中算是带来藏品最多的一位了。这一次他总共带了16件藏品来请专家鉴别,全是他从各处淘来的紫砂壶。有把玩观赏的小壶,也有实用泡茶的大壶,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一应俱全。

        不过经专家鉴定,这十六把紫砂壶全是仿品。专家说,鉴别紫砂壶主要看壶的形状与用料,泥土是有历史的,每个时代的泥料配方都不一样。

       【专家建议】现在老的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很难获得,所以大家不要刻意去找名家紫砂壶,但可以找一些中级职称的紫砂壶工艺师的,买上一两把他们做的紫砂壶来收藏。做紫砂壶是要看年份的,做的时间长了就渐渐地能在这个行业有名气。等到这些中级职称的壶艺家成了名家之后,这些茶壶也就值钱了。

       “孩儿枕”是宋代定窑的?不可能

        一位南京市民带来了一个长约20厘米的碧绿色的孩儿枕,专家只看了一眼便断定是仿冒的,并非“古董”。专家分析,从这个孩儿枕的釉色上看,就不是宋代定窑。宋代定窑是白色的,湖田窑是银灰色的,而绝非是碧绿色的。其次,虽然该“孩儿枕”上布满了污迹,以给人们一种年代久远的错觉。但很明显的,这是人为加上去的,污迹分布得很均匀。而且如果真是因为年代久远而生成的污迹,看起来会有很自然、很舒服的感觉,可这个孩儿枕的污迹看起来就很扎眼。从孩儿枕的底座上看,过去的瓷器都是人们手工制成的,用刀子抠刻出来的棱角、纹路很清晰、很分明。而这个孩儿枕的棱角却很不清爽,明显是用模子制造出来的。

       【专家建议】明清以后瓷器仿制才兴盛起来,而且多是后朝仿制前朝的瓷器,仿制技术也日渐成熟。刚刚涉足收藏瓷器的市民不要急着去古玩市场拾漏,毕竟能从市场上淘到真正古瓷的几率很小,应该先学习如何辨别瓷器真伪。随着仿制技术的提高,很多仿制品在油料、底座上都接近真品,但是胎质与真品就有了明显的区别,质感也较差。市民也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款式和瓷器上的花纹来辨别真伪。

        三份民国政府档案,都是真迹

        市民赵制水带来的是三份民国时期的政府档案,经专家鉴定,都是真迹。其中有一份是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时任农矿部部长时的一份提案,上面标注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九年十月三十日。还有一份是《民国三十年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年刊》。专家说,这样的年刊极具保存价值,记载了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又因其是为数不多的官方出版物,其价值更为可贵。      

        赵制水告诉记者,以前国民政府时期的这些档案,很多都被当废纸扔掉了,很少有保存下来的。可是这些文字资料,恰恰很详细地记录了当年的一些不为众人所知的事情,比其他文物更直观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

       【专家建议】鉴别书画真伪相较于其他古物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收藏者首先可以从纸张上看,推测作品的年代。其次可以看作品的印刷技术与印刷风格,像这三份民国时期的档案就都是手写的楷书。再次还可以看作品上的印章,从印泥的成色与质地上分析年代,再看印章本身,像易培基的提案,就是很明显的国民政府印章,延续了明清时期的规范印章体制,外边较粗。

        青铜器出土后真的会变轻

        摆在青铜器鉴宝专家面前的是一具铜尊,看起来锈迹斑驳,很像是一件出土文物。但专家说,这是一件仿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专家告诉记者,历经年代较久的青铜器由于长时间埋在地底下逐渐腐蚀矿化,其分量会变轻,而这具铜尊则不然,懂行的人一掂就能判断出这是一件新东西。其次,铜尊上面的造型文字的确是西周的,但整个铜尊的成色却很杂乱。尽管铜尊上面有很多红斑、绿锈,仿造出一种被埋于地下腐蚀多年的效果,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红斑都是布在绿锈上的。而实际上经时间腐蚀的青铜器,红斑应是最贴近青铜器本身的,其次才是绿锈。还有的青铜器上会出现孔雀蓝。按照锈迹的层次去鉴别真假,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专家建议】也可以看青铜器上雕刻的图案。纹饰图案是青铜器的一大特色,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图案特点。另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用铜与锡合金铸成的,敲击发出的声音自然清脆,而仿制的青铜器多是由黄铜铸成,声音浑浊。

        高古玉蝉现价值三万,赚了

        鉴别玉器的专家告诉记者,一上午市民带来的玉器多是仿品,就在这时,一个市民带来的藏品中有一件是战国时期的真品。这是一个高古玉含蝉,通体透明,像这种含蝉多是古时死者的陪葬品,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因此制作玉蝉让死者含在口中,这在汉代甚为流行。

        这只高古玉含蝉的拥有者是来自徐州的衡思静,从机关退休的他时常和以前的同事一起去徐州火车站附近淘玉器。这只含蝉是他到邳州淘来的,衡思静告诉记者,当时他花一万八千元买下了含蝉,现在专家已经估价约三万元了。

       【专家建议】玉器拾漏是最为冒险的,很容易就吃亏上当。在拾漏的过程中,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好玉的造型、包浆都非常好看,要像猪油、羊脂般圆润,而且真玉的透明度也较假玉更大。从敲打声音上看,真玉的声音清脆悦耳,而假玉则沉闷喑哑。

        双孔璧现在是古董,原先是武器

        代先生带来了两块玉让专家帮忙鉴定,其中有一块战友送的有两个小圆孔的玉,外面裹了一层厚厚的杂质,经专家鉴定是商代的出土文物。

        专家说,这块玉在他们业界被叫做双孔璧,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都有。早前产出的双孔璧都很大,是被当做武器来使用的。使用者用线从两个孔中穿起挂在腰间,遇到敌人时就把它拿出来,手握着丝线高速旋转,把双孔璧甩出去击中敌人。但像代先生带来的这块双孔璧,只有两三厘米长,就只能用作挂饰了。 

       【专家建议】专家还指导了一个鉴定玉的方法,用加碘的水煮玉,大约煮三分钟取出,然后用钢丝球把玉表面的杂质刷干净,这样就能看到玉本来的颜色了。

        斧头一样的玉上有大篆文字,可能是饰品

        市民带来的收藏品千奇百怪,什么样式的都有。有市民带来一块斧状的玉,专家说,可能年代比较久远,玉质也有了些变化,但他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东西。

        专家指着这块玉上雕刻的大篆文字和后面的一个动物装饰说,斧只有在商代及商代以前才具有实用性,像这样大小的斧状玉并不具有实用性,而且实用的玉斧也不需要这么多装饰品。据他推测,这块玉应该就是作为装饰品来摆在家中的。 

       【专家建议】还是先作为饰品放于家中来装饰,玉斧本来也没有实用性。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南博鉴宝 高古玉蝉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