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纳情牵“5·12”汶川地震 油画《瞬间的永恒》刻画期待(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2-03 11:16 来源:
“薛林纳艺术回顾展”即日起至2月28日在上海“壹号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主题为“四川之树”,将展出世界知名雕塑家德拉戈·马林·薛林纳的50幅画作和50座雕塑作品。其中,他为纪念“5·12”汶川地震所作的油画《瞬间的永恒》将作为重头戏亮相。日前,薛林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瞬间的永恒》的创作灵感,其实源于大师毕加索的反战题材代表画作《格尔尼卡》。
薛林纳为50余位世界名人创作过雕塑,包括费里尼、黑泽明、基辛格、甘地、贝聿铭、帕瓦罗蒂、居里夫人等。1949年出生的他,先师从瑞典画家西尔文学习绘画,后又随雕塑大师奥斯达·内蒙、亨利·摩尔学习雕塑艺术。在23岁那年,他被亨利·摩尔带去为毕加索做雕塑。谈及这次经历,他称“毕加索没有直接影响我的艺术,但透过他,我明白了该如何做我的艺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薛林纳正好在中国。坎坷的经历以及童年亲历地震的遭遇,使他对中国地震灾区的境况感同身受。由此,他萌生了通过艺术形式帮助四川地震受灾者的想法。而在思索如何描述地震这一“不可抗力”的过程中,正是毕加索给了他启发——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整个小镇几乎被夷为平地,毕加索当即创作了油画作品《格尔尼卡》,他将《格尔尼卡》剪成12片,每片都签上自己的姓名在欧洲各地销售,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格尔尼卡的重建。
追随毕加索的脚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薛林纳就开始了油画《瞬间的永恒》的创作,着力刻画一个天真小女孩在地震中的恐惧和期待。创作完成后,他将该作品切成24张画片,每张也都亲笔签名并标上编号,各做99份拷贝,以200元的价格发售,所得款项将用来在四川植树,给灾区人民以希望和勇气。这一项目被命名为“四川之树”。
在采访中,薛林纳坦言,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来推动“四川之树”项目的运行。因为,只有“长久意义上的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他期盼能够通过艺术这一“永久”形式的传播,唤起全世界人民对爱与和谐的追求。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薛林纳 汶川地震 油画 瞬间的永恒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