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颂》
2009年11月18日至11月23日,北京画院美术馆将举办“游刃金石——费名瑶篆刻艺术展”。此次展览是由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书法家协会、北京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也是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首次篆刻艺术展览。
在此次展览中,将展出上海篆刻家费名瑶先生学艺五十年创作的艺术精品。包括印壇巨作《千字文》。《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费名瑶以一句四字一印,一方朱文一方白文相间,全部采用寿山石,共刻石印250方,方方一样大小,历时数月之功,倾尽篆刻家无尽心血和辛劳。此外,费名瑶出于对老一輩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崇敬所创作的季老《泰山颂》诗词大印及四十四枚《泰山颂》组印,诗词大印已被北京画院美术馆收藏,季老在看到《泰山颂》组印后欣然题词“游刃金石名瑶勉之”。
在展览布置中,费名瑶篆刻艺术作品按照题材分类,清晰的梳理出“闲章、斋馆印、收藏鉴赏印、姓名字号印、肖像印”等五个部分,并在每部分作品前作详尽文字说明,在全面展示艺术家篆刻成就的同时,更很好的向公众进行了篆刻艺术的普及化教育。在展览中,配合展出中国书画名家陈佩秋先生的手卷作品与王明明先生的扇面作品,作品中都采用了费名瑶先生所篆刻的印章,希寄借用书画作品中印钤与画面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国画创作中如何使用印钤以达构图更为合理等问题,呼吁当下书画创作中注重“诗书画印”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样的布展理念也充分体现了北京画院美术馆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宣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在社会中大力履行美术馆教育功能的职责。
与许多篆刻家不同,费名瑶从来只说自已是个“篆刻爱好者”。为他人治印,尤其是为书画家之印时,十分注重书画家作品的艺术风格,力求与之般配。费名瑶的创作理念是:完全抑制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让书画作品更协调完美。为了适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费名瑶的印路越来越宽,能放能工,放能放到像力拔山兮的楚霸王;工能工至如轻歌曼舞的虞美人。能集霸王、虞姬风格于一身的印人在当今是不多见的。
费名瑶认为篆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愿意把一生奉献给篆刻事业的印人,他自言“愿将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传承和发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为我国的篆刻艺术宝库增添一片砖瓦”。
关于费名瑶
一九四八年六月生于浙江宁波,现居上海,为西泠印社会员。
自幼秉承家学,跟随祖父费宣若(名化农,号耕云馆主)学习诗书画印,打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一九六八年七月毕业于上海市澄衷中学,因“文革”到来未能继续升学,当年十月分配进入上海电器成套厂工作。 一九九三年辞职在家研习篆刻,专门从事金石创作。数十年来以治印为乐事,潜心于方寸艺术之中,治印已过万方。费名瑶刻印追求“因人而异”,故风格面貌多样,能工能写,尤擅细朱文。
自取室名“来石必创斋”,篆刻作品遍及海内外,姓名字号印更是上至邻国政要、下至庶民百姓。作品多次发表在《西泠艺报》、《文汇报》、《大公报》、《日本与中国》等国内外媒体。多次参加“日创展”并获一九八五年第九届金鹰奖,一九九三年从中国篆刻界中脱颖而出,为韩国篆刻“大韩民国第十四代大总统金泳三印”以为贺礼。近年来先后出版《费名瑶印痕》、《游刃金石——费名瑶印痕》等个人作品集。出于对老一辈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崇敬曾创作《泰山颂》诗词大印及四十四枚《泰山颂》组印,《泰山颂》诗词大印被北京画院收藏;耗数月之功,创作出印坛巨作——二百五十方的《千字文》组印。
费名瑶的艺术特色
费名瑶的印以细朱文闻名。他的细朱文有赵之谦的简朴清逸;如吴让之的潇洒圆润;又有徐三庚的疏密有致;也带些陈巨来的宁静细匀,但细细品味却又谁的风格都不像,他是自成一格的。“急就章”其实是最难刻的,费名瑶在刻“急就章”时通常是略加思索,运刀如笔,刀过意显,顷刻形成,千态万状,自然和谐。或凝重,或酣畅,无羁绊中见性情,每有可观。如:“二钧汝堂”“本色示人”等都是费名瑶急就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