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宁波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宁波美术馆
展出日期:2008年9月6日—9月21日
展出地点:宁波美术馆
鲍贤伦
祖籍浙江鄞县,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4年从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鲍贤伦艺术年表
1955年
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
1974年
从书法家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
1975年
作品首次参加上海市中青年书法作品展览。
1978年春
入贵州大学中文系学习,受业师姜澄清先生多方面指导。
1981年
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获一等奖。
1982年
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参加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
1983年
调入浙江绍兴师专中文系,讲授古代汉语课、书法课。
1984年
被选为绍兴市书协副主席。
作品参加文汇书法竞赛获二等奖。
1985年
筹建绍兴师专书法教研室并任主任。
作品参加国际书法展览(河南)。
1986年
出任绍兴师专中文系副主任。
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1987年
河南《书法家》、辽宁《书法艺术》等刊登作品及创作谈。发表论文《对用笔与结构关系的再认识》。
1988年
出任绍兴师专中文系主任。
发表论文《对目前线条组合倾向的一些思考》、《再论用笔与结构的关系——兼及创作时的情态》等。
1989年
当选为绍兴市书协主席、文联副主席。
获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理论“书谱奖”。
1990年
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发表论文《春风不度玉门关——从书法艺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隔膜看它的特质与文化品位》。
1991年
出任绍兴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发表论文《书法节奏新论》。
1993年
《中国书法》书坛中青年专栏介绍艺事。
1996年
出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长。
带队赴京举办永和风·绍兴中青年书法展。
1998年
兼任杭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
1999年
当选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2000年
出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局局长。
受聘为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参加日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
2001年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十七期)学习一年。
《二十一世纪书法》和《书法导报》分别作专题介绍。
2002年
《书法报》作专题介绍。
印行《鲍贤伦书法》册。
2003年
参加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2004年
《中国书画》作专题介绍。
2005年
参加中国书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书协理事。
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在兰亭书法学院倡立兰亭书法基金。
2006年
梦想秦汉·鲍贤伦书法展先后在杭州恒庐美术馆、衢州博物馆、绍兴鲁迅纪念馆举办,并印行《梦想秦汉·鲍贤伦书法》册。
《中国书法》作专题介绍。
《书法》作专题介绍。
被中国书协任命为隶书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
《鲍贤伦隶书对联》册出版。
出任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评委,参加评审并参展。
被提名参加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四十二人展览及活动。
《青少年书法》连续刊登“鲍贤伦答网友问”。
2008年
濠上观鱼·鲍贤伦书法展在海宁徐邦达艺术馆举办。
参加第八届国际书法大展。
被《中国书画》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学术价值的书法家”之一。
鲍贤伦书法展在宁波美术馆举办。
《鲍贤伦书法集》出版
应邀参加中国书法院简帛书法研究展。
凝重地挥洒
鲍贤伦的隶书,朴拙高古,蔚然成一家风气,以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书风形成的脉络和他的书法态度。
敦古与趋新 每一位有历史意识的书家总是非常重视自己的书法渊源、时代特征或个人风格。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思考与回答,也决定了其对传统与创新的把握,决定了个人风格的基调。鲍贤伦目前的隶书形态源自秦汉简牍。他把自己第一个展览主题命为“梦想秦汉”(并提示更侧重于秦,当然包括先秦),已经流露了他思接千载、直造高古的崇尚。鲍贤伦把自己热切的书法审美,寄托于秦汉这样一个沉重而遥远的历史坐标之上,一方面看出他的敦古情结,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不畏孤独的勇气。在他看来,秦汉既是古文字形态丰富、变化生动的生态园,也是一个随时有意外惊喜发现的新大陆,是隶书的渊薮和研习隶书者的天堂。秦汉隶书是一个正在不断刷新的概念。因为对秦汉的考古成果已经表明,完整的隶书历史资源,既包括了汉隶碑铭石经及以此为正统的文人隶书传统,还应包括迄今已经发现和可能发现的,比前述传统范围大得多的隶书存在。一般看来,这两者是“地上”与“地下”的区别,是“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别。但从历史时序而言恰好相反,后者存在于前,而前者存在于后,后者还是前者的经典。他的创作取法从前者走来,目前更多地关注于后者,而对简牍隶书嬗变丰富、书写生动的活泼气息的摄取,一时消解了高古的庄严。王国维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傅斯年进而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史学观。重视新材料、新发现对于学术的支撑意义,承接了乾嘉考据学传统,也印证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潮流,成为开辟中国近现代史学新境界的重要方法论。鲍贤伦的书法创新似乎也暗合了这个学理。他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并不是以与当代隶书创作形式上的对应性为基础;对个人风格的塑造,也不是与传统隶书形式的差异性为前提,而是以古为新,主动反映出当代人对于隶书历史资源的掌握,并利用这一难得机遇,重新书写隶书的进步与丰富历史,表明隶书在当代注入生命活力的可能性。不论是整个书法史拓进,还是个人的书法研习,都特别讲求对“材料”的依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法“材料”和对这些材料的认识观、利用观,从而也带出了一个时代的书法精神。隶书自汉以后式微几成颓势,直至清代金石学的振兴才暂时挽回了一下它的萎顿靡弱。百年后能否又以简牍学重振隶书,鲍贤伦的探索无疑提供了有益的消息,这恰好是他的隶书创作所体现的当代意义。
淹博与专精 鲍贤伦在三十多年的书法经历中,一路删繁就简,选择隶书作为形式典型,孜孜矻矻,苦心经营,以此造就了自己的艺术成绩,确立了在书界的形象,走的是一条由博返精的路子。其实在他青年时期,且不论在文学、美术等方面的广泛兴趣和诸多梦想,单就书法而言,对篆、隶、楷、行、草各体都用功甚深。比如在徐伯清先生的严格督示下,三年内完成了五十万字的小楷锤炼;对晋唐书法直至今日还是临习不辍,潜心涵泳。就是隶书,也是在经历了对传统经典全面涉猎和梳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才逐渐演化到今天这个调子上来的。不妨对照一下二十五年前他在“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获一等奖的作品以及十多年前他的一系列形式探索,可以看出他思考和选择的轨迹。还有,早些年他曾经活跃在书法理论界,写出了《对用笔与结构关系的再认识》、《对目前线条组合倾向的一些思考》、《再论用笔与结构的关系——兼及创作时的情态》、《春风不度玉门关——从书法艺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隔膜看它的特质与文化品位》、《书法节奏新论》等一系列有识见的论文,而现在他甚至不大喜欢多谈创作,而是更多地通过书写来渗透和表达他的创作观念、书法理想。可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倒也与他由博返约的创作路子相合辙。其实鲍贤伦充分理解,艺术修养和创作既要淹博,也需专精,但淹博与四体咸备,专精与一技之长在书法上是不同的概念。当然博与专也是需要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古人已经提醒“莫将有限胜无穷”。以相对单一的书体,承载丰富的书法艺术历史信息,寄托深邃的书法理想,在他看来本身就是对一位艺术家驾驭形式语言能力的考验。他选择隶书,并不是要收缩他的书法舞台空间,而是更想突破书体的固有边际,挑战形式的外延。鲍贤伦的隶书不论在形式与内涵上都借鉴篆书和行草书。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隶书与篆书、行草之间的血脉关系,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隶书在历史上时空跨度和对其他书体的包容性,充分挖掘了隶书的书体优势、演绎了隶书的可能性。
古质与今妍 鲍贤伦依靠激活隶书的书写性,来体现“古质今妍”的审美理想,营造隶书的古艳之美。他定格的秦隶是篆书到汉隶的过渡形式。在他眼里,结字上的“古”与用笔上的“今”,是先天融合的,为他古今兼济的审美旨趣的寄托提供了便利。因而他下笔弧直并施,拉长结体以取篆势,淡化了汉隶最富有标志性的波磔,破除了字疏行密的章法惯例。这些都是古质的典型。而使之生妍的,则是把墨迹隶书的书写特性,张扬到了相当程度。都说写好隶书要有篆书的底子,而写活篆书也要吸取隶书的用笔。但如果把篆与隶孤立起来,篆书归篆书、隶书归隶书分头用力,各自为政地去锤炼,很难达到古质与今妍交融的理想境界。篆隶之间的本质关系,卫恒《四体书势》中所说的“隶书者篆之捷也”道出了关键,书写状态上的区别,比时序更替上的承接关系更本质。鲍贤伦较好地从审美角度把握了这个“捷”字,第一是迅疾、急速,第二是便捷、简化,它们都要通过书写这个最基本的创作程序来实现。今天秦汉简牍清晰地向人们还原了“捷”的书写性,鲍贤伦把这个过程抽绎出来并加以张扬,这就是他调和古质与今妍的手段。鲍贤伦的书法创作正处在探索和通会的过程之中。今天的创作观念、形式面目,是他对以往书法经验的积累和梳理,是过去的必然,也是今后演进与成熟的可能。在他的笔下,时或生动流走,时或古质遒丽,时或稳实茂密,时或跌宕险峻,这些微妙变化,就是对古质、今妍的不同调配。所以看鲍贤伦的书法就像看一棵年轮结实的树,根柢逐渐苍虬,而枝叶日益翻新。
寄情与遣兴 在他个人展览开幕式后安排的研讨会上,众多书界师友的赞誉、勉励、诘问之后,鲍贤伦没有作过多的回应阐释,而以“书法不仅带给我书写的愉悦,也带给我思考的幸福”为结语,道出书法在他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洞明练达不枝蔓,优游自适不散淡,恐怕是他的突出个性,也是对书法的态度。然而他极强的主体意识有时为他的稳练所掩,而对书法传统与规律的深层把握有时也为他特立独行的创作面目所掩。这是理解他人格与书法对应性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障碍。所以“书如其人”用到他身上,有时会觉得十分贴切,有时想想又不能应验。艺术理想与生活现实总是要体现一种反差与互补,简单地寻找“书如其人”的逻辑脉络是没有什么意思的。精神的入世、出世原来与他的社会角色无涉,而往往会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手段,寻求一种平衡与互补。观照鲍贤伦对书法的态度也是这样。他把自己的书法天地看成是心灵的别墅,通过自己的笔墨梦接秦汉,对晤古人,把臂前贤,商量同侪,在自己的笔下看到隶书这条古老的河流淌不息,从中等到的是无比欢娱和满足,足可以抵消俗务的烦扰,荡涤行役的风尘,这是一种何等自足自适的福分!他从书法中得到愉悦,也懂得感恩书法的馈赠,又以亲近书法、沉浸书法、与书法融为一体的方式感恩书法。遣兴之余,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他对于书法、对于隶书坚守着一个理想。这个理想肯定比他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创作形迹大得多。正由于他对这个理想的坚毅、凝重、敬畏、审慎,理想与形迹对应上还有很大的未知空间,从而更加激励他不息地挥洒,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