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北京民间出现了一种叫“水箱子”的民间艺术。主要以表演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表演者以说讲形式进行演出。 后来艺人们在水箱子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在箱子里加上多层画片,箱子上挖了几个小窗口装上放大镜,观众从窗口往里看,艺人站在一高凳上,利用一些流传的民间小调边讲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 “拉洋片”也称“看西洋景儿”,是过去一些大中城镇江湖人聚集的“杂巴地”以及庙会等处常见的半土半洋的生意。 从拉洋片所用“设备”放大镜等推断,它应始于清朝末年洋货大量进入中国之后,有人说是从东洋的日本传来的。 但据一些拉洋片的艺人自己说,他们这一行的祖师爷是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 传说因皇帝新封的外国人贡妃子思念故乡整日闷闷不乐,袁天罡、李淳风两人便想出了个办法,把妃子家乡的美景画在半米见方的8张画片上,装在木箱里。 在箱子的一面开出装有放大镜的圆孔,从中观看宛如身临其境,这一招使皇妃转忧为喜,皇帝因此加封两人为护国军师。后来这种箱中看景的玩艺儿逐渐传到民间,就有了拉洋片的艺人。 父亲给我描绘过他小时候在伊犁的一条老街上看拉洋片的情景。他绘声绘色的表情让我那么羡慕,我想了好久,父亲儿时快乐的记忆,是不是和我们童年时在露天电影院里看《地道战》的心情是一样的? 父亲童年的时候,每逢庙会,他最喜欢看的就是拉洋片了。天津人拉洋片就是用放大镜看画片,配以唱词解释画片的内容,还有锣鼓伴奏,听起来十分热闹,实际上只有一个人在操作。 艺人支架起一个用蓝布围绕的镜箱,留几个眼孔,放一条板凳,招揽观众。艺人站在高凳上,手打锣鼓,口唱影片的内容情节,给观众助兴。同时上下拉动着影片。 艺人所用的基本道具“洋片匣子”一般长约1米,高约2米,在交叉支搭的架子上,离地面约半米。内分上下两层用布封闭,在正中间留4个装有放大镜的圆孔,俗称“四开门”,也有多达“八开门”的,内用布帘遮挡。 开演时,由艺人拉绳控制箱内的机关依次换片子,一般是每8片一场,每个人收费不超过1毛钱。 拉洋片的人之所以算做是艺人,是因为他们并非只会拉绳换片,而且还要会唱词儿和会打锣鼓伴奏。 在片匣子侧面的木架上,安有锣、鼓、钹等乐器,用绳子连接,艺人用手拽绳就可以打出不同节奏的锣鼓点。同时,还要有与片子内容相关的唱词。 在招揽生意和拉片的过程中,都要把锣鼓点打得热闹,词儿唱得引人入胜,还要伴以滑稽可笑的动作和表情,这样才能把更多的人引到自己摊前来。 洋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风景画和故事画两类。风景主要是供人们“看新鲜儿”,不仅有中国的名胜,也有外国的景物和风土人情。 故事则是“看热闹儿”,其内容有《白蛇传》、《三国》等人们熟知的古代故事。唱词则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有些艺人拉的洋片是滑稽片,脸上的表情好,唱出来的调也好听,老辈人是这么给我学的:(唱)“再往里头再看噢,又一层,大清以上啦,那是大明喽。大明坐了十六帝,那末帝崇祯啦,不大太平。三年旱来,三年涝,米贵如珠,价往上边升。有钱的人家卖骡马,无钱的人家卖儿童。黎民百姓就遭了涂炭,这才出了一位民族英雄。英雄他是哪一个呀?那就是闯王他叫李自成唉。” 还有一种拉洋片的,唱出来的调子略微快一点,非常好听:(唱)“瞧哇!瞧哇!瞧哇!头一回,您老看,二姑老爷拜年来在家里,进门先问岳父好,磕了三个头,作了一个揖。老丈人这里不怠慢,急忙上了一桌席,你吃点儿吧,你喝点儿吧,没有外人都是自己。要吃肥的牛羊肉,要吃瘦的你来块里脊。黄花、木耳、海带菜,哩哩啦啦那是粉皮。整个的螃蟹掰了盖,弯着腰的那是虾米。七个窟窿的那是白花藕,哎!你不怕扎嘴,吃上一口鱼。” 据父亲回忆,当年他和伙伴们看的也就是五六张画片,都是彩画,无非是一些戏曲故事,其中有一张属于惊险一些的,艺人一般都留在最后放,好有个高潮以便收钱。 再往后,有了新的洋片。这已经不是拉,而是推。影架有一面墙那么大,有两个艺人,各站一头,一个人把一张张的照片推过去,那边一个人接住,放在下一格里推回。镜孔增多了,可容十个观众同时看。 他们也唱,但没有锣鼓。照片的内容都是现实的,例如天津卫的时装美人,风景等等。但让父亲比较钟情的,似乎还是敲锣打鼓的那一种洋片。 伊犁老街上有了电影院以后,拉洋片的艺人也就随着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