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与其它收藏品一样,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这个“稀”字,我们除了通过时间的积累、沉淀来实现钱币的保值和增值之外,钱币的“质”和“量”的权衡和把握其实最为重要。
世界各国无时不刻在发行着各种钱币,这些钱币除了发行的国家和选题不尽相同之外,其所使用的材质、规格等也各有千秋,发行量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我们在收藏过程中不加取舍,盲目的收藏的话,要达到钱币的保值和增值谈何容易?因此,要理解和把握“稀”字,笔者以为首先需要从“质”入手,要学会和明白“取”和“舍”的真正涵义。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银币为例,“生肖”、“奥运”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选题的金银币,显然强于“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等地方性选题的金银币。再譬如:以浓厚的中华文化为基础的《西游记》金银币,无论是在需求群体还是在内容等方面,肯定远远强于图瓦卢、库克群岛、纽埃岛等商业化运作模式下的国家与地区发行的金银币。因此,“生肖”、“奥运”及《西游记》等金银币,显然在“质”方面强于其它国家发行的金银币,或者其它选题的金银币,庞大的集藏群众基础和需求,不仅可以保证你收藏的金银币能够比较容易的进行兑现,而且可以通过这样的兑现达到你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建国30周年金币的鉴定证书和包装盒
在理解了“取”和“舍”的真正涵义之后,在对钱币的“质”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从钱币的“量”字上去进行后续的把握。首先:我们要对自己喜欢的钱币的发行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至少该钱币的发行量不能等于或者超出寻常时期的平均发行量。譬如:当我们打算收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流通纪念币的时候,如果同样是1元面值的流通纪念币,如果某个品种的发行量因是2000万枚甚至于3000万枚而超出了同期寻常1000万枚的平均发行量的话,该流通纪念币除了适当的购买上1-2套赏玩之外,进行投资显然是不妥当的。如果某个钱币的发行量与同期寻常发行量大致相同,但题材和外延更庞大的话,显然值得参与和考虑。譬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贺岁系列流通纪念币和奥运系列流通纪念币,他们的面值均为1元,发行量均为1000万套,显然,贺岁系列流通纪念币和奥运系列流通纪念币的投资收藏前景,要远远好于“全国人大”、“政协”等流通纪念币。
建国30周年金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钱币的“质”和“量”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在实际的收藏过程中,长线是金的收藏和投资理念非常重要,这样的例子也可以说是数不甚数。譬如:2000年底时发行的迎接新世纪塑料双连体钞,发行时的价格不足500元,尽管期间价格有涨有跌,但如今的市价已上涨至2000元,涨幅高达300%以上。再譬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金银币-“建国30周年”金币,其在2000年初时的价格不足7000元人民币,如今的市价已经高达17000元,这一增幅远超同期银行储蓄利率和其它任何金融理财产品。近期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一组)的价格尽管从23000回落到了18000元附近,但这一价格较之以发售初期之9000元左右的零售指导价,涨幅仍然超过了100%。由此可见,规避短期利益的诱惑,以长线是金的思维和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投资和收藏行为,是值得大家推崇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