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装备水平,中国现在使用的设备是国外先进设备与国内70、80年代设备并存;自动化、机械化和手工操作并存。吴江丝绸行业也是这样,织造上织真丝绸的有从瑞士、意大利引进片梭织机50台、剑杆织机290台、电子提花织机4台,共344台。在344台无梭织机中4台电子提花织机是07年国外引进,其他340台都是80年代后期引进,年代久远,另外还有1500多台70年代的K611有梭织机,无梭织机只占23%,前导有从瑞士、意大利引进整经机、精密络筒机,但大部分前道翻丝、络丝、拼丝、整经也是50、60年代的老掉牙齿的设备;印染上有从瑞士、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南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印花、染色、水洗、定型、分色、配料等印染设备,定型机、印花机大部从日本、南韩引进的外,其他设备大都是国产。这些国产印染设备比之过去大有提高,可机电一体化、电脑控制、精密度比进口的要差得多了,浴比大,工艺参数没有在线监测控制技术,印染后整理水平,不如意大利、南韩、日本等一些国家。可以说设备上的落后,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是品种老化,花色品种跟不上,新产品少,出口产品绝大多数来样生产。
三是工艺技术上,真丝绸产品易缩、易雏、易泛黄、易退色的技术尚未根本解决,虽然各地都在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攻关,然均未获得解决,有些地方说:“难点”已经攻克,可是真丝绸的飘逸、柔软、舒适感没有了,失去了真丝绸的特色。
四是印染后整理是丝绸行业质量的瓶颈。吴江真丝绸炼白、染色、印花质量在全国来说,名列前茅,数一数二的,1983年全国真丝绸实物比9只品种,吴江得到4个第一,浙江日报为此连续发表三篇“三学吴江”评论员文章,以后又获到“三金”“四银”和20多只部、省优质品。生产的真丝绸、捻线丝大都出口意大利、日本、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意大利生产的真丝领带、方巾,白坯绸大都引进中国,再制作成成品的。但是我们的真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确实不如意大利,化纤印染不如日本、南韩。染色的鲜艳度、色牢度、印花的花样设计不如他们;设备上的先进性不如他们;印花染色前导,如分色、测色、调浆、打样、制版、称料不如他们,他们都是电脑操作、控制,我们很多企业还是手工操作;颜料助剂质量不如他们,用进口颜料助剂,色泽、鲜艳度、色牢度就比国产的好。但是国产的成本低,进口成本高。
五是品牌上。近几年来我们开始注重品牌了,国家成立了名牌培育推进委员会,每年进行中国、省、市名牌产品的申报评审,吴江“茶花牌”真丝绸、“迎春花牌”桑蚕丝,评为中国名牌;“蚕花牌“人丝乔其、“桑罗牌”真丝绸服装、慈云、太湖雪、辑里、山水蚕丝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但是我们在国际上没有品牌,更没有世界名牌。一条意大利的印花头巾卖100多美金,其坯绸是中国的,我们只卖几十元人民币,品牌建设是我国薄弱环节。今年丝绸服装进入评审中国名牌的行列,各地都在申报,吴江今年有青田丝绸服装有限公司、华佳丝绸服装有限公司二个丝绸服装厂在申报中国名牌,今天部领导和有关部门来吴江,我认为吴江是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应该有品牌,请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吴江丝绸最终产品有自己的品牌。这里提一点看法:据说在申报中有很多申报单位是外贸公司,外贸公司货源来自各工厂,其销售额肯定比单个生产工厂大,因此从销售额、销售量上单个工厂无法与外贸公司相比的,我认为评审品牌着眼点应放在生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