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币乐 青年硬币收藏家谢韬印象
http://www.socang.com 2007-12-07 15:09 来源:
三十出头的谢韬,生得五大三粗,却有内秀,在收藏界属后起之秀。
谢韬收集外国硬币已有15年了。其缘由纯属偶然。他上高二那年,踢球骨折,在家养伤。同学都来看望他,正巧他拿着两枚母亲给他的日本硬币把玩。同学们就当礼物,这个送几枚,那个送几枚。渐渐地,他拥有了几十枚外国硬币。于是,他便开始查阅书籍,鉴定是哪个国家,多大面值,发行量如何,品相几等。渐渐地,谢韬正式集起了外国硬币。
他第一次花钱买外币是在邻居家。邻家大哥有10枚外币,现在看来虽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对他一个初集者算是难得的收获了。人家说要卖30元,他讨价到20元终于拿下。花去了他半个月的零花钱。他拿出去给人一鉴定,其中一枚伊拉克的半个第纳尔当时就值12元钱。这时候,他想到了以币养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再用差价购买他没有的外币。
他第一次去的币市是海淀邮局。在那里,他结识了不少集币者,开阔了眼界。他又知道了月坛邮币卡市场,又成了月坛公园的常客。于是乎,马甸桥、大钟寺、报国寺邮币卡市场,他执着的足迹遍布了京城的各个角落。不但如此,他一旦有机会到外地,首先打听有无币市。他的币友中有不少是在外地认识的,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当然,他也被人蒙过。几年前,他已经集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硬币了,币友们建议他开始涉足老币和银币。有一次,他去琉璃厂,在一家古玩店中看到有几枚外国硬币。币商告诉他是外国银币,因为是老外用币抵的古玩,所以卖得便宜,50元一枚。贪便宜的他一下子买了好几枚,回去找人一鉴定,全是假的,可把他心疼坏了。从此,他长了个心眼儿,凡是买贵重币,一律找币友中的专家一起去,多一个人做参谋总是好的。
说到集外币的好处,那可就多了。通过它,谢韬大长见识。原先不太爱看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书,也能读进去了。现在他只要知道一种外币的质地、发行量、图案等,就能对其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情况说出一二来。而且通过买卖外币,他也学会了如何掌握人的心理,以及社会心态。
如今,他已有了200多个国家的几千枚外国硬币,每枚硬币背后都有着收藏故事。谈到集外币,他说,现在收集外币的人还不如集邮和集中国古钱的人多。他希望集外币的人越来越多。
谢韬盼望2008年快些到来,那时,会有好多外国人来中国。那样,他就能换到更多的外国硬币;他计划到时能联系到几个币友,联合搞一次世界货币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体验这一特殊的爱好,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硬币收藏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