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贝一一道别
预展的时候,吴老来到现场,和这些珍爱的宝贝再一次相对。
“我以两张苏仁山的画,换了这张梁启超的行书诗轴。从这张作品看,这时候的梁启超开始自成一体了。”吴老对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说,“这很值得研究。”“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
走到张瑞图的《草书诗轴》跟前,吴老仔细观看,“我保存了多少年啊!‘文革’前买的。”这件藏品已刻入潮州淡浮院碑林。“买的时候,家里人说,衣服穿得那么破,还老买那些东西干嘛啊。我说衣服总是要破的,而这东西却是可以传世的。”“文革”中,为了保存这幅作品,吴老先是去掉轴头,后来又只存画芯,一直保存到今天。“希望有缘得到它的人,好好收藏。”
此次拍卖,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张瑞图的长卷《草书杜甫〈?陂行〉卷》。在这件铺在长几的作品跟前,吴老忽然停下来,在“丝管啁啾空翠来”一句前停住,伸出右手食指,仔细地沿着“丝”字的笔迹写了一遍,赞叹道:“他善用中锋!张瑞图一定是写得很慢的,但又有跳动之美。”
逡巡到王铎的狂草跟前,吴老提醒大家,第一个字是“知”字,不是“去”字……
文征明诗册最难忘
此次拍卖,还有一件文征明的诗册也很引人瞩目。这幅作品,对吴老来说,更是一段传奇。1966年,北京的朋友为吴老买了这本册页,托欧初带回广州。“文革”后,吴老受到严重冲击,家中藏品自己烧毁大半,但对这件册页始终心有不甘,于是托友人保管。在非常岁月里,友人无奈转给一位老工人保护。最后,老工人在动荡岁月里送到了文物部门。“文革”后,吴老复出,始终惦记着这本册页,但已经无踪可寻。
上世纪80年代末,吴老和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一起去广州文物店参观。文物店拿出来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这本《文征明自书诗册》!后来,欧初、苏庚春(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都作了证明,当年的老工人也还在,经过协商,吴老用好几张画作换回了这本诗册。
要把宝贝处理好
这些挚爱之物,马上就要离开吴老了。连身旁的人,都觉得不舍。
吴老安慰大家,“我都86岁了,不处理怎么办?不能再留了,年龄不允许,我想把它们都处理好”。
吴老想在家乡重建一所中学,重修小学校舍和运动场。还有,要捐赠给宋庆龄基金会100万元。
吴老还时时惦记着他资助过的内蒙古赤峰市的孩子们。吴老说:“假如赤峰的孩子们有什么需要,我还得想想办法啊。”
认识吴老的人,纷纷拉着他在他自书的书法作品“相聚是缘”前留影。吴老说:“我和这些藏品相聚已经50年了,这是一种缘分。现在为了筹集教育经费,把它们集中起来举行专场拍卖,也是想把这一缘分刻录下来,再延续给有缘者——一代又一代能够好好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