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小的报纸-《名片报》
http://www.socang.com   2007-11-14 13:54   来源:

  一张报纸4个版面均只有名片大小,每个版面容纳3-4篇文章和图片,而且文章的标题和正文都清晰可读,版面和字体错落有致。看过它的人无不感到惊讶。 
 
  这张报纸于2001年7月1日创刊,正如它的大小,报纸的名字就叫《名片报》。它是由北京的一位收藏家王陆昕先生制作的仿报型名片民间收藏刊物。走入王陆昕先生的家中,十几个厚厚的名片册让笔者长了回见识。有金属名片、凸字名片、窄幅名片等,还有种类繁多的特种和异型名片,有用光盘制作的多媒体名片,名片报,个人形象宣传册等。据王先生讲,他最初只是通过收藏来提高图文设计水平,后来,结合他多年研究的个人形象设计,他取名为“个性CI”,名片又成为他典型的研究对象之一。 
 
  名片收藏是收藏界的冷门,信息闭塞,缺乏深入研究。从事十多年新闻工作的王先生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信息,他决定通过信息交流,来增强人们对名片收藏的兴趣,由此产生了制作仿报型名片《名片报》的想法。 
 
  该报印刷在一张106mm宽90mm的对折名片纸上,对折后正好是一张标准名片的尺寸,套红印刷。在它的第一期创刊号上,一版头条是一条《市长拿着电子名片申奥》的新闻和配图,介绍了北京市市长刘琪在前往莫斯科申办奥运会时所用的一种光盘型名片;二版是建党80周年的专题新闻,介绍了我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红军和八路军军官的名片新闻;三版《业内咨讯》介绍了网络名片、环保名片及名片设备等信息;四版《精品收藏》版介绍了制作者收藏的漫像名片专辑。 
 
  《名片报》一经出版,立刻在收藏界和新闻界产生极大反响。2002年3月10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时代杂志》栏目以《从小名片看大世界》为提专访王陆昕。由此访谈之后,北京电台国际部对外广播《人物访谈》栏目也对其进行了专访。王陆昕和两位主持人娓娓而谈,从名片收藏谈到《名片报》的创刊,向国内及海外的听众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名片的故事,对宣传名片收藏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2年8月《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又刊出了王陆昕的署名文章。与此同时,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筹委会的《中国集报信息》、中国收藏家协会报刊委员会的《中国书报刊收藏》等收藏界信息刊物纷纷报道。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漫画家郑化改先生看到这张小报纸后专门来信说:“看到《名片报》很吃惊,也很兴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小的袖珍报纸。正如文如其人一样,从这张报可以看出您的修养和志趣--”。他希望能看到以后的报纸。《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筹委会主任罗同松先生专门为该报题词:“独树一帜”。中国收藏家协会集报委员会主任、著名集报收藏家李润波先生也题词:“以小见大  报苑奇葩”。

  2002年9月21日,《名片报》被选中参加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我们永远跟党走--迎接党的十六大全国民间藏品展》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了一个星期。2003年10月,在由《中国收藏》杂志等举办的全国民间藏报藏刊展评活动中被评为“最佳特色奖”之首。

  全国20余个省市的收藏爱好者纷纷来信来函近千封。迄今为止,《名片报》已经出版了12期,由于《名片报》目前在国内一枝独秀,已经成为收藏者的抢手货。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名片报》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