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南京大学的贺云翱教授一直在带领他的团队,对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摸底普查。作为成员之一的路侃,任务十分特殊,他要做的是搞清楚南京到底还有多少碉堡,保存情况怎么样。
这项行动受到市规划局和市文物局的委托,是政府行为。贺云翱说,将碉堡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点,清点家底,在南京还是第一次。
碉堡算不算民国建筑
南京大学的路侃在调查时发现,仅在紫金山一带就有16个民国碉堡,这是因为国民党军要死守总理陵寝的缘故,同时也带来一个疑问,既然紫金山的这些碉堡建造于民国时期,又有极其特殊的使命,能不能算是民国建筑而被纳入保护范围呢?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南京现存的碉堡,从军事上去考虑,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碉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构筑时的结构特殊,现在对这些现存碉堡进行研究,对研究当时的军事设防、军事思想以及当时南京城商业、文化、人口居住分布都有极高的价值。将近200座碉堡,不仅是当时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的教科书。
至于紫金山的碉堡算不算民国建筑,贺云翱认为,既然建设在民国时期,当然可以说是民国建筑。不过由于碉堡是半地下建筑,因此贺教授建议用一个更准确的名词,称南京的碉堡为“民国构筑物”。
[统计]
至少1000座碉堡没了
路侃告诉记者,早在1999年的时候,他参与紫金山麓的六朝祭坛发掘,考古队员意外地在祭坛边缘发现了一座民国碉堡。当时就有人半开玩笑说,应该把这座碉堡炸掉。但建议立刻遭到专家的反对,理由是碉堡作为一处军事空间也是南京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从那时起,路侃开始注意对南京现存碉堡信息的收集。
根据资料显示,南京城20世纪50年代时有各类碉堡约1700多座。路侃等人经过初步调查却发现,短短60年的时间,至少1000座碉堡没有了。而南京主城留下的则更少,最多不会超过200座。
碉堡消失主要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拓路、建房中,炸毁了不少。记者获悉,目前南京现存碉堡主要分布呈现三大板块:一为长江板块,即现在的下关和浦口沿江、狮子山、老虎山一带;二是紫金山制高点和周边山体板块;三是城东南板块,即现在的宁杭公路、光华门外、中华门外和雨花台一带。
[探访]
明孝陵入口碉堡最大
路侃等人接到普查任务后,在主城区内的紫金山、绕城公路沿线、幕府山、明城墙内等地逐个探访,目前已经登记造册的有58处。
从外形上看,现有碉堡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球形连体,这类碉堡能经受炮火轰炸,更具有避弹的能力;另一类顶部呈平面形。碉堡的体积大小也分两类,一类能容纳9至10人,另一类只能容纳六七人;但从目前南京城的碉堡情况看,碉堡的外围直径都在5米左右,内径在3米左右,碉堡的厚度在60厘米至80厘米,碉堡的外形具体结构因地形、地势而定,有的碉堡仅有一个出枪口,后侧隐蔽处有一个人进出洞口;有的碉堡有两个或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出枪口。
在路侃的带领下,记者还见识到了可能是南京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单体碉堡。这个碉堡靠近紫霞湖,就在明孝陵入口的转盘处。记者看到,这个碉堡的入口距离主体还有5米左右的距离,而且全部是用明城砖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看上去十分坚固,守住这个入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而且碉堡很大,相当于一个小厅室,战士可以在里面生活。路侃说,他看过民国地图,这条路的格局一直未变,而碉堡有4个射击孔,将转盘周围的道路完全控制。
另外,明孝陵的文武方门南京人大多都去过,可是就在文武方门附近20米处,很少有人在意到这里有一处碉堡。枪眼瞄准的是文武方门边上一条小路。因为经常有人向里面扔垃圾,碉堡的枪眼已经被水泥封上。透过入口,可以看到碉堡内有不少塑料袋、包装盒。
南京碉堡之最排排看
最啼笑皆非——废碉堡安防盗门做宿舍
不少市民都称自己小时候曾在碉堡中捉迷藏、玩游戏,但记者还听说,曾经有人把紫金山北边山坡上的碉堡装修成自己的“单室套”,确实让人啼笑皆非。
路侃告诉记者,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碉堡掩体厚,一些人便将碉堡当成了他们栖息的理想场所,拉上电,通上水,将冬暖夏凉的碉堡当成了自己的“家”。最夸张的是一个来自四川的李姓男子,居然花钱把紫金山下的一个碉堡装修了一番:碉堡四周的“枪眼”变成了玻璃钢窗,一米高的门洞上还装了防盗门。
不仅如此,梅花山的碉堡在和平年代被使用得也很有创意。记者获悉,上世纪50年代南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号召消灭苍蝇、蚊虫、老鼠……每年快到夏天的时候,市爱卫会要发烟熏剂到各个单位。当时,中山陵园管理处的办公地点在梅花山,梅花山四周的碉堡就成了超级“蚊香”,直接在里面点燃烟熏剂。
最“奢侈”——光华门碉堡明城砖造
去年年底的时候,光华门附近一个考古工地上,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由明城砖砌成的民国碉堡。
记者看到的这个碉堡遗迹呈圆形,直径大约5米,由两列明代城砖构筑起的圆形外墙已经坍塌了大约五分之一。透过坍塌的断面可以发现,碉堡建造得非常坚固。
明城墙专家杨国庆通过现场考察和查阅大量的资料判断,这个很“奢侈”的由明城砖建造的碉堡,是民国时的产物。他还在1947年前后出版的《南京城防工事现状要图》上找到了这座碉堡,它拥有自己的编号——43号碉堡。杨国庆推断,这座碉堡已经60多岁了。
杨国庆告诉记者,民国时期大部分依托城墙建造的碉堡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办法建造的,像这样全部用明城砖砌造的碉堡还是首次发现。
记者昨天还从白下区了解到,光华门护城河畔的月牙湖公园五期工程已经整治告一段落,这个用明城砖建成的碉堡,将作为最好的历史见证,被保留在原地,建设成为公园一景。
最悲壮——侵略者踏破最大碉堡群
据介绍,江宁汤山的抗日碉堡群,是全面抗战初期,拱卫南京东南防御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都堪称史无前例。然而即使是如此精心防备,也没有能够阻挡侵略者的铁蹄。
记者沿宁杭公路往汤山方向,一路上能看到十几个碉堡。这是因为,宁杭公路是陆军从汤山进入中山门的必经之路。据介绍,在日军进攻汤山和麒麟门的过程中,国民党守军曾利用某些碉堡同日军作战,杀伤敌人,最终因兵力悬殊而被迫西撤。
记者还听说了这样的事情。在汤山寺庄徐家边东边的田野里有5个小碉堡,都离汤水河不远。记者获悉,1937年12月隆冬,国民党广东部队在这里阻击敌人,战士们身穿单衣单裤,冒着刺骨寒风坚守阵地,牺牲了五六十人,直到第二年春天,尸体才被村民们掩埋在碉堡附近的深坑内。在青龙山中段的千儿山,这支广东部队同日军激战。有位排长事先挑了几箩的子弹守在碉堡内,日军经过时,他们猛烈扫射,打死鬼子数十名。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纪念馆将展出实物碉堡
去年下半年,一座32吨重、抗日战争时期遗留的碉堡,被整体运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将在扩建的纪念馆新馆中与参观者见面。
记者获悉,这座保存完好的碉堡,来自江宁汤山镇寺庄附近,是当年为南京保卫战防御工事而建的。整座碉堡高约3.6米,宽2.6米左右,墙厚约0.5米,设有3个枪眼。为了将这个大家伙送到纪念馆,为了整体搬迁这座雕堡,宝钢南京上海梅山设备公司专门派了15名工作人员到场作业。除了用上200吨的吊车外,该公司还调来了3辆40吨的大平板车、2辆15吨卡车,以及一辆挖土车。工人们仅准备工作就做了两个小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认为,这座碉堡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物证,对反映抗战时期原国民政府军队在南京城郊抗击日军侵略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碉堡到底算不算文物,贺云翱还告诉记者,此次规划、文物部门主动将碉堡纳入普查范围,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南京现有文物的品种,扩大文物保护的范围。也就是说,南京碉堡很有可能被整体纳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