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开有着3000年历史的战国船棺之谜,昨(5)日早上,记者再次赶赴蒲江盐井沟开发区安置小区建筑工地,希望能于第一时间直击船棺开启时的震撼。谁料,由于凌晨的一场冬雨,已经被掘开的泥土又稀释回填,影响了发掘的进度。据蒲江文管所所长夏晖透露,如果不再下雨,将于今明两日内正式开棺。
由于原计划船棺昨日就能打开,所以成都近10家媒体和百名村民一大早就赶到工地,但众人却失望地发现,那具7米多长、直径1.44米的巨大船棺仍然有大半掩埋在泥土中,市考古队和蒲江县文管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仍在一旁用铁铲重复着前日的铲土动作。
直到上午11点,覆盖在船棺表面的泥土才被清干净,这具沉睡了近3000年的战国船棺的体态终于清晰起来:它一头大一头小,大头朝东,小头还有部分隐藏在土层中,“大的那边是棺头,里面的遗体也应该是头朝东,因为那是湖北的方向,这与楚文化有关,也再次证实了这一船棺是属于战国时期的王侯贵族,而非一般民众。”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杨永鹏介绍说。既然船棺身已显,为何还不开棺呢?“今天开不了,因为船棺还有一头有约90公分的部位埋在土中,还得继续清土。”
就在考古人员清理船棺周围的泥土时,还有一队人正在船棺的一旁打着地洞,这又是在干什么呢?杨永鹏告诉记者:“因为战国船棺有双棺和单棺之分,我们是想用打洞的方式探明下面会不会还有另一具船棺。”虽然直到下午5点,都没有再发现船棺的踪迹,但考古人员却在船棺的下面意外发现:一块残碎的青铜片埋在船棺下部的泥土里。有关专家仔细观察后说:“根据它的质地和形状,很有可能是当年祭祀青铜器上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