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
正在浙江宁波举办个人画展的浙江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梁平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小人书”是非常好的青少年读物,浙江省已将此列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让“小人书”发挥其独有的作用,继续丰富国人的文化生活。
曾几何时,中国的青少年将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并将连环画的持有量视作向伙伴炫耀的资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人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人更是认为“小人书”已寿终正寝,遁入“史册”,定格于博物馆,从此将“销声匿迹”。
梁平波告诉记者,连环画最早出现于古代书本的插页之中,在当时中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出版的书本上均可见这样的插图,《圣经》就是很好的佐证。新中国建立后,这种包容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小人书”,受到中国人的极大欢迎和追捧,当时还出现过一套“小人书”一次性印刷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的现象。
但是,到了一九八三年后,随着中国影视的普及、人们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国外卡通漫画的冲击,连环画渐渐失去昔日光彩,并慢慢淡出出版市场。
二000年开始,连环画又重新走进读者视线,出现在了众多收藏市场,由于“连迷”打气,还出现收藏热潮。“小人书”重新走上市场,它的消费群已由原来的小孩子变成了很多年前曾经消费过它的成年读者和收藏者。动漫时代的小人书,成了一部分人怀旧的道具,或者说是有收藏爱好者把它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收藏。
梁平波认为,连环画中的许多形式是影视无法取代的,其中内容的历史性和思想性是卡通所无法比拟的,有些图画更可为多数学生学习历史提供参考,如各个年代人物的穿着就非常明显。现在逐渐起色的“小人书”市场是个需求扩大的信号,但现代的图书市场也对出版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内容、绘画和印刷等质量的前提下,不仅要满足收藏者,更重要的是连环画终究还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无论是产品还是价位更要符合大众消费的特点。
“浙江是个文化出版大省,对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发扬和发展好‘小人书’出版业,是时代赋予浙江的画家、出版社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同样也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需要。”梁平波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