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紫禁城,有别四合院
自1959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发现,至今已有50多年。
50多年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代考古工作者默默地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之最”: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最早的车辙痕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和他的两名队友正埋头于一堆考古资料中写写画画,试图还原他们新发现的又一项中国之最中国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
所谓的多院落,指的就是由多个单体院落组合而成的多重院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几进”的古建筑模式,对此我们头脑里最直观的印象莫过于北京的紫禁城。
这样的建筑风格3600多年前就有吗?谈到这个问题,许宏笑了:“我们也还没搞明白。”随后,他在本上画了个图进行解释: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宫室遗址主要有4个,其中早期发掘的1号基址和2号基址是单体的,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四合院风格,而3号基址和5号基址的建筑风格是多重院落,且年代在1号基地和2号基地之前。让考古工作者奇怪的是,西周及其以后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主流模式却是多重院落。
单体建筑风格和多重院落建筑风格为何会交叉出现?难道1号基址和2号基址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小“拐点”?
“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好推测,也许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的。”许宏笑着说。不过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3号基址和5号基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重院落大型宫室建筑,这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不曾发现过。
保存状况非常理想
此次发掘的5号基址与数年前发掘的3号基址有何关联?
许宏讲,考古人员陆续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外围发现“井”字形道路系统及宫城、围垣作坊区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在宫殿区内发现多座二里头文化早晚期的具有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建筑基址群、多座出土精美文物的贵族墓葬。
在众多的考古发掘成果中,1、2、3、5号基址是其中的几项重要内容,经勘探,它们均为大型宫室建筑遗迹,其中“隐藏”在2号基址下面的3号基址还曾出土了闻名世界的“中华龙”。
不过,正是因为隐藏在2号基址下面,3号基址的保存情况并不理想。但值得高兴的是,与3号基址东西并列的5号基址上只有晚期的一般土层覆压,保存状况非常理想。
至少三进院落,出土器物丰富
将近一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虽然很辛苦,考古人员的收获却非常大。
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二里头工作队助理研究员赵海涛说,收获之一是搞清楚了5号基址的基本结构:5号基址整体是一座坐北朝南、规模较大的夯土台基,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通过对夯土的辨别,考古人员判断这一大型宫室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
经过研究,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复原:
这是一个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的建筑,每个院落中都有主殿和院内路面,而主殿不是宽宽敞敞的一大间,而是被窄墙间隔成不同的房间。在三进的院落中,北院和中院以东有围墙,中院以东还有东庑,南院以东、以北还有回廊。
赵海涛说,通过对5号基址的地层关系分析,他们判断,5号基址的建造、增建和使用的时代均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至3700年左右。
这些发掘成果有什么意义?赵海涛说,通过对5号基址的发掘,整个宫城北部的遗存分布情况和布局、分区等显得更加清晰,同时,5号基址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对其进行详细发掘、深入研究有望搞清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宫殿区布局的更多细节。
赵海涛说,与3号基址一样,5号基址的北院和中院院内也分别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的贵族墓葬。这些墓葬规模较大,出土有绿松石器、漆器、白陶器等较高规格的器物以及较多陶器。
试掘巨型坑,国家祭祀场或从这里起源
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经钻探,该坑的面积有2200平方米左右。
“这次只是对这个巨型坑进行了小面积的试掘。”赵海涛说。
可别小看了试掘工作,虽然只有几十平方米,却发现了一些用猪为祭品的祭祀遗迹。赵海涛说,在有限的范围,以猪为祭品的祭祀遗迹共有3处,其中一处主要由3具完整的幼猪尸骨和几块幼猪的下颌骨组成。3具幼猪尸骨摆放较为集中,均为面朝左、背向右侧身放置,其中2具幼猪尸骨相距较近,南北相对,一具头向接近正南、一具头向接近正北,年龄均为半岁左右。
那么,这个遗迹的价值是什么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祭祀和军事是古代国家的两项最主要的内容,也正因此,祭祀遗迹的发现对探索二里头文化特点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赵海涛说。
商城宫城遗址内的祭祀区一般认为是商代前期的国家级祭祀场所,而这个祭祀坑在宫城内所处的位置与商城遗址内的祭祀区一致,而年代却更早,有可能就是国家级祭祀场的源头所在。
那么,除了祭祀,这座巨型坑还有无其他用途呢?
赵海涛说,在巨型坑以东的宫城城墙之外、之内的道路上分别铺垫红烧土和料礓石。不仅如此,在巨型坑内考古人员还发现有大面积用陶片铺垫的活动面、地面经过夯打并用火烧烤的房址及灶台,长期踩踏形成的坚硬路土面等遗迹。这些遗迹的存在说明有人可能在这里生活过。
还原当时社会生活 土样标本将起作用
除了以猪为祭品的祭祀遗迹,巨型坑内的其他发现还有不少。
昨日中午,在二里头工作队的小院里,记者看到许多堆放在一起的小袋子。原来,这些小袋子里装的正是从巨型坑内采集的土样标本。
这些标本有什么作用?许宏笑着说,这些土样标本都是宝贝。通过对这些土样进行浮选,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可能被还原。
真的这么神奇?许宏说,所谓的浮选法就是将土样标本放在水中、通过不断地搅动让轻的东西浮起来,重的东西沉下去。“在浮起来的东西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粮食颗粒,比如大豆、小麦、水稻等,说明当时人们的食物种类是非常丰富的。”许宏说。
那么,沉在水底的又是什么呢?取出其中一个经过浮选的土样标本,许宏一一指给我们看:这是鱼刺,那是鸟骨头,还有蚌壳……没想到,一堆土里能发现这么多东西。
赵海涛说,在众多的采集物中,有多块近似椭圆球形的东西,外形极像粪便。通过对这些球形东西上的一些破损处的观察,考古人员发现它们均是由一些细碎的白色骨头渣组成的,“我们推断这些粪便是一些肉食动物的粪便,不过具体的成分及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检测。通常粪便不易保存,而这些粪便主要是碎骨头渣,被我们幸运地发现,是研究古代生物的食物结构、环境的重要第一手资料。”赵海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