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光绪圣旨在广东东莞展出
http://www.socang.com   2011-11-28 11: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据了解,由森晖古玩城自然博物馆主办的清代圣旨、官帽收藏珍品展,将从11月26日一直持续到12月4日。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历经十多个皇帝。由于距今不远,清代史学的传承与启新和今日中国息息相关,此次展览以清代文物将历史浓缩于方寸之间,能够让参观者走进历史,近距离感受清朝的皇牍文化,此类展览在东莞收藏界尚属首次。

  精品鉴赏

  圣旨以满汉两种文字写就

  走进森晖古玩城的三楼展厅,一幅近2米长的光绪皇帝颁布的圣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和一般影视作品中所见的以金黄绸缎为底的卷轴不同,这里展出的圣旨的底面是以深浅不一的白色、蓝色和黄色卷轴拼接而成,再分别以红、绿、黑、蓝不同颜色的墨水写上内文,而且还以满汉两种文字写就,文末还盖上了玉玺印章。

  根据内文所述,这是在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三之日,光绪帝为了褒奖当时一位名为管启棻的知县,特颁布给功臣的父母的一道圣旨。在文中还盛赞了其父母的功绩,称其母“淑慎其仪……不忘育子之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圣旨的内文都是由翰林院的学士们写就,但是其上的印章则是皇帝阅后亲手印的。这份圣旨是藏家从澳门的卖家处以十万元购得的,经过广东文物鉴定所的专家鉴定为正品。

  御赐牌匾成展览亮点

  展览上另一由乾隆皇帝御赐给和珅的牌匾也相当珍贵,这是藏家从合肥搜罗而得的。匾额以红木为底,上书金色“钦点户部尚书”字样,周边环绕着金色龙纹雕饰。据介绍,户部尚书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是六部中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这块牌匾对研究清代官位制度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一块清朝光绪帝赠给两位广东籍将领的御赐牌匾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这是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为了纪念黎星桥和黎晋荦这两位在甲午战争中殉国的北洋水师将领,皇帝特追封他们为“云骑尉世职”,“云骑尉”是从五品武官的官称,“世职”是该官位可世袭的意思。这两位义士都是广东南海西樵人,毕业于福建水师学堂,后进入北洋水师服役,在反击日寇时以身殉国。

  另外,此次还展出了清代一到九品的20顶官帽和100多件顶戴花翎,其中包括朝冠、吉服冠、冠服顶子、朝冠顶珠等。

  收藏风向

  圣旨等皇牍文化藏品正在兴起

  此次展览的主办者祁荣驹,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常务理事,收藏圣旨、御赐牌匾等皇牍文化藏品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身兼东莞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的他告诉记者,这类文物在东莞乃至广东省都属于小众收藏品。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这些藏品越来越被藏家接受,升值潜力也逐渐提升。上个月,在香港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幅同样为光绪年间的圣旨被拍出了17万元的高价,这也表明这个小众收藏市场正在逐渐兴起。不过祁荣驹也提醒有志于此的藏家,最好先看书了解下相关藏品的背景和鉴别常识再入手,以免被赝品所欺。

  扫盲

  顶戴

  据介绍,清代皇帝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顶戴花翎”,是区别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

  “顶戴”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是上朝面圣时官员戴的帽子,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形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则在其他的政务场合戴,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形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比如一品为红珊瑚,二品为刻寿字的粉红珊瑚,三品为蓝宝石等。业内人士称,在古玩市场上,并非品级越高的顶珠越贵,而是根据顶珠的品相和卖家是否识货来定价,一颗从1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光绪圣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熊猫金币30年发行量增800倍是利是弊(图) 熊猫金币30年发行量增800倍是利是弊(图) 悟道范扬,机缘嘉信 悟道范扬,机缘嘉信 澄怀万象-2011南京嘉信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范扬篇)【图】 灵隐寺的“济公”完成了 灵隐寺的“济公”完成了 天津2012年新邮预订开展 天津2012年新邮预订开展 新邮28套题材全有看头(图) 与“大禹”的时光邂逅(图) 与“大禹”的时光邂逅(图)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鉴赏(图)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鉴赏(图) 赵惟的四十年书画收藏情结(图) 赵惟的四十年书画收藏情结(图) 白先勇:《牡丹亭》是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 白先勇:《牡丹亭》是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