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
http://www.socang.com   2011-09-14 14:22   来源:美术报
  (编者按:毕业十年后,来回念自己中学和大学的时光,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中国美术学院基础部的陈超历老师,高中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大学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又回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这种从名校到名校的求学经历让人称羡,“老师篇”的记录一看就知道是当今美术的风云人物,“同学篇”中的黄丹、李飒以及作者自己活跃在当代艺坛,堪称“70后”水墨的代表。)

  我昨天和海涛通电话,他说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

  我这才想起来,其实我已经走过人生中最好的十年。毕业、工作、成家,现在肚子已经一五一十地腆出来了。慢慢地,我要开始注意身体,要开始注意家里的长辈,注意刚出生的小孩,要过“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回想起来,在大学以后的这些年,我所打交道的人几乎都是画画的,包括老师、同学和朋友。

  就在这酷热的夏天,我来回忆一下美好十年中陪我走过的人。

  老 师

  张浩:我读附中时的素描和国画老师,是他把我领进中国画的大门,让我从事这个行当,并且以此为职业,能够换来饭吃。

  他小平头,留着迷人的胡子,反正很多女同学对他的长相不感冒,对他的胡子倒是挺喜欢的。这十几年好像没有什么变化,既没有胖瘦的变化,也没有年龄的变化。

  附中二年级或三年级的时候在南山路门口的传达室看到一份报纸,是关于张老师画展的文章。从那报纸里知道三件事:一、他小时候喜欢在锅里剩点饭菜,为了不用洗碗洗锅,可以多点时间画画;二、他和师母恋爱时写了很多情书,他们见面时候他留了一头长发,被师母称作“艺术头”;三、张老师结婚的时候是骑自行车去娶亲的,那天要骑一百多里地。

  原来他在宣纸上画,也在宣纸上搞综合材料,拼贴和丙烯都有,既有水墨的也有设色的。那时他的画多少有点形象,比如土地公的造像、山坡、他家门口的通江桥、河边的柳树等,我自认为还能看懂他的画。现在他越画越“简”,纯粹在宣纸上画一些粗黑的线条和点子,虽然我也画画,但是我真的看不懂了。站在他的画前我只有敬意,没有喜欢和理解。因为我不懂他的追求,也许这是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的境界,也许我从没看懂过他的画。我不知道他算不算一个孤独的画家。

  田黎明:我们读书是分工作室的,田黎明是水墨人物工作室的主任,自然也成了班主任。

  他上课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会与学生一起画,起劲了就不吃中午饭,一直要到把他那个写生画好。常常会拿来自己的宣纸,非常小心地用木炭起稿子,勾得很慢,尽量用单线打形。他1999年到2000年在课堂上画的那些写生都是有些矮墩墩的模特,倒也挺像,有几张还有些气质上的接近,让我们做学生的看得心里羡慕不已。他说画得矮一点更加接近中国人的气质,这可以从他画的一些高士图里看出这种感觉来。田老师常常到上午十点才开始上墨。墨用得很省,因为他的画很淡的。最近我看他出的书好像越来越淡了。他有时候觉得画得不好,会再换一张同学的宣纸来试试,有时候也会说:“你们的纸比我好嘛,有很多水痕留下来,很漂亮。”慢慢地发展成为一句话“有水迹的宣纸就是好纸”。

  他喜欢轻轻的白云、淡淡的阳光、潺潺的小溪,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当过兵的人的审美,不过这依旧美好得很,他也向往得很。在1999年的秋天,他带着工作室10多个人出去写生,我们住在天水麦积山下面的旅馆,旅馆门口有很多松树,晚上月光照下来非常漂亮。我和老柯就去拍照片,可以用慢速同步闪光,既能拍出月光下的风景,也能拍出人来。走着走着,发现田老师也在散步,问我们干什么去,我们说拍照去,于是就成了三人行了。他对着月光摆了很多姿势,因为想要拍得清楚,会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站上半分钟。有意思的是他也帮我们拍照,他说他是当过兵的,手持相机保证能够非常稳当地拍出月亮来。我们自然相信,就在一棵松树下站好,他也找到一个“明月松间照”的角度,端起镜头来。当他按下快门的时候,目镜里是黑的,半分钟后从目镜里再看到我们的时候,月亮已经完全不见了。他还纳闷地说:“我的手真的没有动啊。”以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拍照,每次都要摆姿势,而且非常强调要自然,不流于痕迹。我想这也很符合他画面的感觉,每个地方都是精心安排的,而让别人看上去确是自然和谐。这亦可算是一种境界。很多年不见他了,不知道他现在画画的感觉是否把刻意安排都化成心迹的流露了。

  那次下乡我们花的钱很少,很多费用都是田老师用画换来的,有时我们晚上都会到他的房间里,看他画画。画的高士有点像他自己,短短的头发、留着小胡子,站在山里、靠在树边。看到这情景有些像他自己拍照的感觉了。画画的时候用茶杯一杯一杯地调水、墨和颜料,画得多,杯子就用得多,最后几个房间的杯子都在他那里。

  在田老师差不多45岁的时候,说他女儿发现他开始掉发了,也是那个时候他开始把头发留得很短。而现在我还不到35就已经开始掉发了,用不了多久我想我要剃光头了。


 
评分12345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留念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明成化杂彩瓷器鉴藏浅说(图) 明成化杂彩瓷器鉴藏浅说(图) 中国名家书画收藏展举行(图) 中国名家书画收藏展举行(图) 墨无成规 墨无成规 文化有根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 荣宝斋高仿《富春山居图》首拍11.2万成交 荣宝斋高仿《富春山居图》首拍11.2万成交 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壹元银币辨析(图) 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壹元银币辨析(图) 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 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 温家宝亲笔题写引首(图) 百岁巨型花瓶拍得逾万英镑(图) 百岁巨型花瓶拍得逾万英镑(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