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莆田八仙木雕怎样过海
http://www.socang.com 2011-08-25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一到福建莆田,就听到这里许多人引以为荣的“八仙过海”的说法。
此“八仙”指的是莆田市荣获的八大全国性文化品牌:中国戏曲之乡、中国绘画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梦文化之乡。而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支撑着一个响当当的文化产业。
“八仙过海”,风生水起。如今,工艺美术、文化休闲旅游、演艺娱乐已成为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层。据了解,2010年,莆田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4.27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6%,占比居福建全省首位。
八大文化产业,虽然在全国都算得上顶呱呱,但莆田并没有陶醉,没有满足。如今当地正忙着给红红火火的文化产业找差距、求良方。
“仙作”的烦恼
坐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听何锦驰讲“仙作”,是一种享受。
何锦驰是莆田市仙游县政协主席、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名誉会长。何谓“仙作”?“仙作”是指以仙游为中心制作的古典家具,有神来之笔的意思,意为神仙都喜欢用,充满浪漫和逍遥的韵味。
“如今,‘仙作’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工艺水平和地方特色,与‘苏作’、‘京作’、‘广作’家具,并称中国古典工艺家具四大流派。”老何的话里充满了自豪。
仙游有制作古典家具的传统。但以往大家只满足于做贴牌加工,虽然家庭式小作坊林立,但产业怎么也做不大。2006年12月,在何锦驰的努力推动下,仙游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正式确立了“仙作”家具在中国木雕家具中的重要地位。有了地方的大品牌,仙游古典工艺家具逐渐被打造成了一个大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仙游县古典家具产业产值不足5亿元,到2010年已超过100亿元,占全县GDP的36.08%,预计到2011年底整个产业产值可达150亿元,产业创税将达2005年的80倍之多。
何锦驰说:“目前,仙游共有古典工艺家具企业2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有88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伴随着产业发展,县里还涌现出了一批工艺品生产专业村、专业街,形成了一条包含原材料市场、红木交易市场、古玩市场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我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
正当记者称赞的时候,何锦驰却话锋一转,他说:“目前仙游古典家具产业的创造性还不够,这从一些家具千篇一律的造型就能感受到。整个产业如何提升创意能力?这是一个大问题。”
“八仙”找差距
采访中,记者总是感觉到,和何锦驰一样,红红火火的莆田“八仙”目前都有一股危机意识。
莆田市是全国三大油画基地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地油画产业从业人数已超过3000人,带动培养的画师已近2万人。其中莆田市集友框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油画和画框产品生产厂家,年出口量占中国油画出口的30%,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关键的是如何打造有莆田特色的原创作品。这需要人才聚集与引领,毕竟商品可以批量生产,原创却具有唯一性,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集友董事长刘国泰这样对记者说。
莆田木雕具有“精微透雕”的特点,是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目前业内有企业1100余家,从业人员6万。黄氏雕刻世家第三代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黄文寿提出,莆田要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还要做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小作坊到工厂、企业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从保守封闭转向信息共享转变,三是民间艺人要向艺术家转变。
莆田文化局领导告诉记者,这里有句话,“家逢喜乐事,必演莆仙戏”。在莆田,莆仙戏演出的市场宽广。目前,全市有120多个职业剧团,演职人员3500多人,每年在乡村巡演6万多场次,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2010年创产值5300多万元。莆仙戏不但带动了城乡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一大文化产业。
“和不少地方戏一样,在新时代,莆仙戏也遭遇了演出人才断层问题,还有就是年轻观众的匮乏。”知名作家、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金远这样说。
除了“八仙”,莆田还另有最著名的“仙”:妈祖。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文化(信俗)成为了世界级的遗产,妈祖祖庙所在地湄洲岛也成为海峡旅游重要目的地。据统计,2010年湄洲岛接待境内外游客156万人次,比增20%。
“虽然到湄洲岛的朝圣者、游客越来越多,但从文化产业来说还是比较单调。”湄洲岛管委会主任唐炳椿对记者坦言,目前,湄洲岛的文化旅游产业还是以门票经济为主,文化旅游产业还存在着规模偏小、业态单一等方面不足。
精彩在前方
当地干部对记者说,文化产业“八仙过海”,发展路上各有各的困惑。只有解决好这些难题,莆田文化产业才能真正‘破茧化蝶’,实现质的飞跃。”
记者了解到,解难题要善借外脑。日前,莆田市邀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开展《莆田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问卷调研、案例借鉴、科学论证,理清莆田文化资源多样性谱系,确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与功能分区,策划生成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和社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引领莆田十二五期间及2030年远景的文化发展方向。
“目前莆田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还不够。”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博士对记者说。“如何提升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意能力是一个大问题。他表示,文化产业的价值在于‘一个创意、多元活用’,在于衍生产品,而不是单一产品的数量销售。”
“搞产业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市场理念。”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郑祖杰说。“当前制约莆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现代市场的理念、营销方式、市场机制。一个普遍现象是:做文化的不搞市场,既是艺术家又是企业家的少得很。如何实现创新,提升研发能力,是莆田文化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展的出路,也就蕴藏在问题之中。记者在莆田看了不少戏。为保护和传承古老剧目莆仙戏,莆田市于今年起整合莆仙戏一团、二团、鲤声剧团的文化资源,组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新组建的莆仙戏剧院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营,创新财政投入、分配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打造剧院品牌。在弘扬妈祖文化方面,莆田将通过规划,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妈祖文化旅游绽放巨大的光芒,把湄洲岛打造成全方位开展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示范区。
与此同时,针对古典家具、油画、木雕、银饰等产业的创造性不足的问题,莆田正致力提升产业研发设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为此当地规划筹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人才流、资金流,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用商业的形式运作文化产业,努力把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做实。
一台新“八仙过海”的好戏,将在莆田的文化产业舞台上绽放异彩。
记者离开莆田时,已经听不到“八仙过海”的锣鼓声,但是,这出好戏正在莆田有声有色地上演着。
(本报记者 高建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木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