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上那些著名的私人藏瓷
http://www.socang.com 2011-08-11 14:20 来源:盛世收藏
今年春拍,纽约、伦敦、香港、北京四地著名私人藏瓷拍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为瓷器收藏提供了丰富的参照,也拉开了今年中国瓷器拍卖与往年的距离,高品质、高价位成交的瓷器行情更趋透明化。有着国际行情的中国瓷器,任何区域疑似炒作的现象,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曝光,这在今春表现极为突出。
综合各地区的拍卖看,本季瓷器拍卖表现出了几个重要的特征:
首先是瓷器拍卖越来越趋向专业化,拍品来源是否清晰可靠成为收藏者购藏的首要标准;其次瓷器的稀缺性更显突出,高古瓷器的数量日渐稀少,即便是明清瓷器板块,明代官窑瓷器的数量也直线下降,清代官窑瓷器方面,清三代瓷器价格的持续走高,进一步推动了往年不被重视的清代晚期官窑瓷器行情高涨;另外,民国瓷器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收藏者的广泛认可,涨势惊人,但疑似有炒作现象露头。
在这轮行情起伏的背景下,独具特色的专题收藏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争议,因此,今春瓷器拍卖盘面的整体情况,实质上均体现于各场专拍中。
本季数场著名私人收藏,为我们了解所谓西方老一代收藏家对中国瓷器的评鉴提供了样板,大量瓷器精品为中国内地藏家竞得的事实,进一步提升了内地瓷器收藏的水平。
3月24日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戈登(Gorden)珍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及早期艺术精品”专拍,99件成交94.95%,件数不多,但收获2301.2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118.99万元),7件价超百万元的瓷器中,4件价超千万元,是本季最重要的颜色釉瓷拍卖,各种完美的釉色令人为之叫绝,再现了清代颜色釉的至高至美的工艺水平。拍品为美国著名私人收藏家戈登伉俪旧藏,他们上世纪70年代初涉足中国艺术品收藏,品类繁多,中国早期青铜器,唐宋至清代的瓷器以及各式文玩无所不包,以瓷器为最大宗,尤青睐单色釉瓷,此次拍卖品以清代制品为主。
戈登夫妇与赛克勒(Arthur M. Sackler)、辛格尔(Paul Singer)等著名收藏家过从密切,藏品来源可靠,除来自拍卖会外,多源自纽约卢芹斋(C.T.Loo)的继任人法兰·卡罗(Frank Caro)、伦敦艾斯肯纳兹(Giuseppe Eskenazi)、马赞特(S. Marchant and Son)、贝尔特(Bluett & Sons Ltd.)及斯伯克斯(John Sparks Ltd.)等古董经营机构。专拍中,高38.7厘米的六字篆书款清乾隆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估价200万至400万美元,拍至792.25万美元,外媒报被一位亚洲藏家购得;高32.4厘米的清雍正仿官釉长颈弦纹双耳壶估价40万至60万美元,以204.25万美元拍出;高30.5厘米的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瓶由无底价拍至545.85万美元,被中国厦门谦记古美术馆竞得,也是所知霁蓝釉瓷器的新纪录,此瓶造型奇特罕见,仿自晋代越窑青瓷产品而又有所创新,鹦鹉形态的双耳取代了青瓷制品的长耳,展现了乾隆时期的好古之风,所知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件,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藏有1件;高41.3厘米的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也拍到了456.62万美元(约2997.56万元)成交,外媒报被古董商理查德·里特恩(Richard Littleton)竞得,橄榄瓶流行于清三代,单色釉制品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霁红釉、仿官釉2件橄榄瓶。外媒报道,此场拍卖成交前十名的拍品,7件被亚洲藏家竞得。
4月7日晚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在港举槌。出人意料,77件元明清瓷器名品仅拍出七成,收获39939万港币,与拍前7亿至10港币的估价相差甚远,数件重要瓷器并未顺利拍出。此场拍卖是中国市场春拍的首场瓷器专拍,是圈内人士讨论的焦点,但实际上这一结果仅仅是拍卖公司拒绝了部分长期拖欠、违规交易的买家所致。不过,54件成交品中49件价格在百万元以上,8件价超千万元,依然是本季瓷是器专拍中平均成交价最高的一场拍卖,直径18厘米的明宣德青花鱼藻纹棱口洗5106万港币价居首位。
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玫茵堂古董收藏久负盛名,与西方的著名收藏家阿尔弗雷德·克拉克(Alfred Clark)及玻西瓦尔·大卫(Percival David)齐名,其收藏成就与仇炎之、艾斯肯纳兹关系密切,被誉为“当今最重要的古董收藏之一”。“玫茵堂”收藏是瑞士Stephen Zuellig与其弟Gilbert两人60年的珍藏,玫茵堂之名是该兄弟瑞士家乡Meienberg的谐音,其意为“玫瑰花丛中的殿堂”,其收藏注重作品的珍稀程度、纹饰的品质以及作品的品相。所藏古董器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清代,其中,元明清珍瓷逾450件。60余年来,玫茵堂收藏从未出售过,国内很多瓷器专家都曾欣赏过,1994年大英博物馆亚洲部学者康蕊君为这批收藏撰写图录,至今各地出版的玫茵堂藏瓷有7册。是次香港苏富比上拍的77件,以明清官窑精品为主,包括著名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题诗锦鸡花石图膽瓶、清康熙豇红釉水盂瓶尊七件套组、清雍正粉彩蟠桃献佛图圆盖盒、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狮子戏球图罐等等名品,是近十年来拍场上最重要的瓷器收藏。古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看过在京路演的瓷器后,给出了“狗赶鸭子呱呱叫”的极高评价。该公司中国艺术品主管仇国仕在京巡展时反复强调,“‘玫茵堂’收藏是近30年来苏富比上拍最重要的私人瓷器收藏,其价值并不在于是否会刷新中国拍卖纪录,而是将会对新入场的买家起到重要的参照作用,他们从中能够品味到顶级珍藏是什么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品质超绝的拍卖,遭遇800万港币特别将保证金和较高估价后,未能拍出理想成绩。这一现象恰好可对内地时下肆无忌惮的炒作起到旁证:在拍卖公司不妥协的坚持下,暴露了市场的部分本质——投机者虚炒价格,随意拖欠拍卖款,一旦遇到坚持原则的拍卖公司只能原形毕露。而由于行内陋规的长期存在,拍卖公司为此要承担成交受影响的恶果。大量投资者在这批精品面前的退缩,也说明在艺术市场上,资本并非万能,资本操作者脑袋里的艺术学识和眼光才至关重要。虽说有钱就能从事艺术品收藏、投资,但成为收藏家却不是有钱就行的!
次日该公司的瓷杂专场341件成交率69.79%,入账49062.46万元,58件瓷器价超百万元,其中8件价超千万元,是今季成交额最高的一场拍卖。一开场,高40.8厘米的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即拍出1634万港币。随后一对清乾隆金彩仿古铜浮雕“螭龙图”双耳盖壶以4322万港币拍出,高40厘米的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洋彩缠枝花卉套炉钧窑釉双象耳转心瓶更拍至7010万港币,均是明清官窑瓷器中的珍稀品种。
6月1日香港佳士得春拍,“覃思雅识—欧洲私人珍藏御制瓷器”专拍44件成交率68.18%,收获7533.34 万元,19件瓷品价超百万元,清雍正珊瑚红地花卉纹确定以1186万港币价居首位。随后上拍的瓷杂专场328件成交率75.91%,成交额22821.54万元,28件价超百万元,其中仅一件价超千万元——高29.2厘米的封面拍品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以2530万港币成交。该公司本季拍卖中,千万元级别的瓷器精品乏善可称,重点推出的高38.1厘米的清乾隆粉彩时时报喜转心瓶也因估价过高流拍。
北京市场方面,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三家公司瓷器拍卖超越往年。中国嘉德十余件元明清瓷器价超千万元,成为内地本季瓷器拍卖的最大赢家,尤以御瓷珍玩专拍引人注目,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3622.5万元;北京翰海上拍的高20.8厘米的清雍正黄地青花三果尊以 2645万元拍出;北京匡时上拍的高33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玉壶春瓶2760万元成交;北京华辰上拍的清乾隆青花荷塘清趣纹贯耳瓶1506.5万元易手;北京保利上拍的英国放山居旧藏清乾隆御制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以7015万元成交,曾经仇炎之收藏的一对清康熙釉里红牡丹纹苹果尊以2070万元易手,徐展堂旧藏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以5980万元成交。
而有资深行家指出,内地不少拍卖公司上拍瓷器的真品率甚至不足三成,火热的市场环境下,高仿品更是无孔不入,需要收藏者擦亮眼睛。
清晚期瓷器的增值潜力
5月22日至23日,中国嘉德推出7场瓷器专拍,创该司历年瓷器拍卖的数量、成交额之最。尤以道光瓷专场和宫廷御瓷专场引人注目,“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58件悉数拍出,收获15857万元;“映心有情—宫廷御瓷珍玩”39件拍出84.62%,成交额25527.7万元。著名企业家、收藏家赵心收藏的清代道光御瓷专拍,无疑是内地今春瓷器板块最出彩的一笔。多年前还在大家狂追雍正、乾隆官窑瓷器时,赵心就悄然收藏道光御瓷。他的专题收藏,为晚清瓷器的收藏、研究拉开了新的帷幕。此场58件道光朝官窑瓷器25件价超百万元,3件价超千万元——高30.5厘米的“慎德堂制”款青花勾莲粉彩十八罗汉图福寿耳扁方瓶以3105万元成为道光瓷器的最高价,高30.5厘米的一对“大清道光年制”松石绿地粉彩缠枝莲寿字葫芦瓶和高31厘米的一对“慎德堂制”款绿地粉彩云龙纹瓶均以1725万元拍出,价格位列道光瓷历年成交前三甲。扁方瓶应为清宫旧藏品,清档原始名称为“十八罗汉福寿尊”,此瓶曾两次在北京翰海拍卖,1997年春拍以33万元拍出,2006年秋拍价格涨至319万元,每次换手价格上涨接近九倍,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道光粉彩黄地勾莲纹人物图蝠耳扁方瓶,与此风格类似。此瓶造型、纹饰奇特,在清代官窑制品中并不多见,所署慎德堂制款亦为道光一朝高档瓷器的象征。
道光瓷器继嘉庆瓷器行情的走高,使收藏者重新认识到清晚期瓷器的价值所在。近年来明代瓷器和清三代瓷器精品行情大幅飙升,加大了收藏者的投入成本,动辄千万元、亿元的价格,提高了入场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瓷器收藏者有必要对瓷器板块进入“深耕细作”,发掘潜力品种,清晚期瓷器价格上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清代自顺治始至宣统朝268年间,清三代134年仅占了一半,嘉庆至宣统占到了116年,就瓷器研究、收藏而言,这116年不可忽视。
相对清三代瓷器而言,道光、同治、光绪晚清三代瓷器因价位普遍不高,中心市场主要在中国内地,对于内地藏家而言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市场现状证明,香港、台湾、内地的先知先觉者早已涉足清代中晚期官窑瓷器的收藏。首先破冰的是嘉庆、道光官窑瓷器精品行情。2007年8月中贸圣佳推出“嘉庆宫廷艺术品专场”时,曾经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英韦卡特城堡(Invercauld Castle,Aberdeenshire)、弗格阿瑞森(Captain Farguharson’s)旧藏的清嘉庆粉彩进宝图螭耳瓶就拍出1019.2万元。2010年嘉庆瓷器再创新高,19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特·莫里森(Alfred Morrison)家族放山居(Fonthill House)收藏的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在香港拍至9026万港币。嘉庆瓷器行情的上涨,推动了清代中晚期瓷器价格的整体上升。
2006年始,道光瓷器俏然走热,青花粉彩十八罗汉图扁方瓶当年高价成交就是明证。次年北京翰海春拍,粉彩仙人祝寿方瓶的成交价也高达302.4万元,方瓶曾是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瓷杂专场的封面拍品,底书“慎德堂制”款,当年以20.9万元成交,12年增值13倍。2010年香港市场上,道光瓷价格再创新高:戴润斋旧藏的一对粉彩仿剔红雕漆锦地万福图盖罐以782万港币拍出,放山居旧藏的一对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碗以662万港币易主。
研究者、收藏者过去普遍认为,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制瓷数量巨大,工艺粗劣,以致专门研究成果缺乏,不受市场关注。而事实上,同治朝历13年,光绪一朝34年,仅次于康熙、乾隆两朝,瓷器生产的数量、品种惊人。当前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四朝官窑瓷器的价格仍在低谷徘徊,从行情走势看,2006年以来的涨幅也相当大,特别是流传有绪的精品,每次出现价格必定翻番。咸丰瓷器流通量少而价格较高,官窑精品最高成交价已过百万元。2007年中国嘉德春拍,清咸丰粉彩八仙人物图双蝠耳瓶拍出80.64万元。同治瓷器的流通量远大于咸丰瓷,成交价低于咸丰瓷。同治、光绪瓷器的交易行情前些年长期波澜不惊,但近两年变化明显,2010年北京翰海秋拍,同治青花缠枝花卉赏瓶估18万至28万元,拍至78.4万元,是中国市场目前最贵的一件同治瓷器。目前同治瓷器精品的价格稳定在50万元左右,普品价格一二十万元。
光绪瓷器历年上拍的数量最大,品种丰富,精品成交价超过200万元,是晚清几朝瓷器中的主流拍品。1996年北京翰海春拍,一对“大清光绪年制”款绿釉开光雕鱼龙变化纹双耳瓶拍出了77万元,2006年该公司秋拍时成交价涨至209万元。2002年光绪官窑瓷器的成交价突破百万元大关——上海敬华春拍,直径71.2厘米的光绪时期“储秀宫制”款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大盘创出了110万元,出自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光绪瓷器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的传统器型,有仿古也有创新。清宫档案记载,自光绪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景德镇始终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瓷器烧制。瓷器研究专家认为,此时期烧制的慈禧御用“大雅斋”款官窑瓷器,是本朝较少见的精品。2002年北京翰海秋拍时,清光绪“大雅斋”款黄地粉彩喜鹊登梅图大碗拍至15.4万元。光绪时期景德镇仿古瓷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乾隆以后的高峰,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以仿康熙青花瓷成就最高。粉彩、单色釉瓷之外,历年成交价最高的光绪青花瓷器也超过了百万元。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高40.7厘米的青花“天下第一泉”字坛以96万港币成交。这种盖罐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时,曾创下55万元的成交价。光绪瓷器存世量大,近年来上拍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大略统计,中国市场历年价超百万元的有十余件,大部分都在近两年创出,目前较好的光绪瓷器价格多在六七十万元。有藏家认为,嘉道以后,光绪瓷器因为量大,收藏起来比较容易成专题,将是未来晚清官窑瓷器收藏中的一个潜在热点。
档案记载,历时仅三年的宣统朝,元年、二年曾烧制大量瓷器——“宣统元年烧造上色圆琢器8594件,次色圆琢器18002件,破损圆琢器5745件,实际报销银两19803.945两;宣统二年烧造上色圆琢器2066件,次色圆琢器5150件,破损圆琢器1740件,实际报销银两10990.086两。”可见这两年御窑厂烧制的成品数量在4万件以上。
拍场上宣统瓷价格仍处低谷,但去年表现非凡,中国市场成交价超过30万元的多达十余件,数量和价格均创历年之最。去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先后由养志堂、景艺堂收藏过的清宣统粉彩麻姑献寿瓶拍出了122万港币。拍场上常见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款的碗、赏瓶、玉壶春瓶,以粉彩、五彩、青花器为主。
当大部分收藏者难以承受清三代精品的高价,大量资金势必会注入清代中晚期瓷器板块,其行情全线飘红似乎指日可待。
民国瓷的未来
3月23日纽约苏富比上拍的戴润斋珍藏瓷器及工艺品专场,328件拍出93.9%,成交额约为2389.796万元,14件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瓷器价超百万元。引起广泛争论的是两件高价成交的民国(或类属民国)瓷器:民国粉彩庭院山石花卉纹长颈瓶估6000至8000美元,拍至131.4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63.63万元);“类属民国”的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估800至1200美元,现场拍至1800.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809亿元),先后创造了民国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格。
这场戴福保藏品专拍瓷器的整体水平一般,但入藏之初记录清晰。两件民国瓷器的拍卖在圈内影响深远,在中国内地更掀起了一轮民国瓷与乾隆瓷工艺风格的大讨论。如今看,围绕“类属民国”的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所展开的各种讨论,尤其是民国还是乾隆的年代归属,充分暴露出了当下市场上的两种心态:一是以委托人和拍卖公司为代表的客观、谨慎,一是以高价为基础推论的激进一派。其实,在拍卖公司确定其为“类属民国”时,激进一派已输在了起跑线上。委托方古董商戴福保后人及拍卖公司本应将利益放在首位,但是,他们抵制了诱惑,以一贯的严谨和专业标准,放弃定为乾隆本朝,凸显拍卖业赖以存在的基础:诚信。而将其视为乾隆瓷的一方,九成九是买家,最初的目的可能很简单——定为乾隆,其价值和价格当然不是民国瓷可比的。这场争论,实质上充分反映了瓷器鉴定的困难和困惑,困难是鉴定本身客观存在的,而困惑则是在高价瓷器的利益面前,利益相关者的言说阻碍了对价值的客观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件民国瓷器高价拍出后,对于民国瓷器的价格与价格也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今年又适逢民国百年,不少博物馆收藏机构、拍卖公司、收藏者、投资者、媒体已经在拿民国瓷做文章,相信将会迎来一轮民国瓷收藏热。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拍卖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