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渥巴锡率部东归壮举亲自撰写的珍贵碑文拓片昨天下午由河北承德文物局避暑山庄管理处正式交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保管,这批拓片包括240年前立碑于承德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等。公元1771年1月17日,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 17万蒙古人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残暴统治,在年仅29岁的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离开生活近一个半世纪的伏尔加河下游草原,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行程。在万余里的归途中,他们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10万英烈倒在了东归途中,终于在同年7月回到祖国。
清朝乾隆皇帝纪念渥巴锡率部东归碑文拓片交由新疆巴州博物馆保管。
东归的蒙古部族受到了祖国亲人的隆重接待,清政府将他们大部分安置于新疆巴音郭楞,调拨物资进行赈济。渥巴锡等部落首领在半个月后即被护送赶往承德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亲切接见了他们并以蒙古语交谈。
此时,为了庆祝乾隆60寿辰和其母皇太后80寿辰,依照西藏布达拉宫样式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乾隆皇帝特令在此竖起三通巨型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由他亲自撰写的《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以垂永世纪念。
时间距今虽然整整过去了240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当年东归的英雄,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东归英雄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
巴州文化局副局长巴岱介绍,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这些珍贵的碑文拓片将告诉我们240年前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17万蒙古人重返祖国怀抱,用生命和鲜血谱写英雄史诗的壮举,是当前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的活教材;同时,这些拓片对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传承东归精神,增进巴州与河北的合作交流,将起到积极作用。
据巴州博物馆副馆长牛耕介绍,东归文化孕育出了巴州人民不屈不挠和高度自信的精神风范,这些碑文拓片在丰富州博物馆东归展厅陈展内容方面不可或缺,将作为重要文物进行收藏,使东归精神代代相传;同时,巴州博物馆将照1:1的比例对拓片进行复制并立碑于展厅,供游客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