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续鸿明
由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视而非见——卢辅圣艺术展”,7月23日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了卢辅圣近年来的探索性作品,阐释了其“视而非见”的艺术理念。
卢辅圣,别署甫圣,浙江东阳人,1949年生,现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朵云轩董事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青年时期就喜爱作诗和绘画。“文革”中开始美术创作,以油画居多。恢复高考后就读浙江美术学院,遂专注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论研究,著有《天人论》、《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通鉴》等。
对于展览的主题“视而非见”,策展人、《美术》杂志主编尚辉称,卢辅圣的这些作品以兼工淡彩的艺术语言营造了他的知性世界。“非见”既是对现实表象的超越,也是对精神主体的构建。山水这个自然“视”象,并非因为“可见”而一味呈现感性世界,而是通过“非见”穿越了高古超迈的传统经典与当下网络图像的视觉体验。尚辉表示“这是个提出问题的展览”。
卢辅圣认为绘画的价值不在于造境,而是在于想象力的复归。在他看来,绘画是一种奢侈,而且是一种人人都能享受的奢侈。无论对于画家还是观者,它都用最简便的方式,把看不见但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从而弥补造物主给人类留下的缺憾。
卢辅圣说:“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文化生产规模和文化消费能力,带给了人们太多的奢侈,能享受绘画之奢侈的人反而少了。对于绘画来说,这未始不是件好事。每当抚纸弄笔、披轴展卷之际,那种沉静而肃穆的审美感受,那种通向尘世之外、历史之外、时间与空间之外的超越意识,便油然而生。尽管古人的曲肱饮水或陋巷箪瓢之乐已经一去不返,但在强调反身而诚的中国文化传统尚能依稀回味的今天,保持对绘画的静观通达态度,仍然不算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