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图片
晨报记者 徐宁
对业内来讲,录像艺术逐渐被新媒体艺术所取代,但对观众来说,这种小众的艺术形式平时并不多见。日前,录像艺术的鼻祖张培力个人回顾展“确切的快感”在民生美术馆举行。90年代初期,张培力是我国涉足录像艺术第一人,他的第一件作品《30×30》时长三个小时,彼时无一人能看完。该作品在本次回顾展上也有呈现,很多人好奇地前来,腻歪地离开。对此,张培力表示:“边缘对艺术家很重要。”据悉,展览将于8月14日结束。
关于作品
挑战观看者生理底线
张培力1988年创作了《30×30》,他采用固定机位,拍摄双手在镜头前表演一个反复摔碎、粘合、再摔碎一片玻璃的过程,其间只改变了两次焦距,可以想象是何等的乏味冗长。而之所以是180分钟,还是因为“录像带结束”这样一种偶然的物理因素。张培力说,“构思这件作品时我有一个‘阴谋’,但最后没实现。1988年在黄山开现代艺术讨论会,我突然想到要做一个录像,三个小时的录像,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我想在三个小时里把所有的人都关在一个房间里,放的时候门反锁着,看完后再把门打开。但最终我还是没有勇气把门锁上,当时有点紧张。放了两分钟以后,就有人在催,说差不多了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高名潞(艺术批评家)也说,培力,要不我们快进吧,于是三小时的录像十分钟就放完了,大家完全没有耐性看完。”
对于后期的反响,张培力有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家),他做过一个作品,用笃定的镜头记录他的朋友睡觉,一共6个小时。安迪·沃霍尔说,完整看过这部作品的只有2、3个人。这种作品在视觉上,要表达的是时间本身,是通过乏味单调折磨人的镜头来描述与呈现。这已经超越了人的一般承受力,人在阅读或观看时,都有一个底线,这是个人习惯,与经验无关,与生理有关。我就是想通过这个作品对录像作一个尝试,抽离出观众所期待的那种东西(指观众按以往经验期待的类似情节、美景等)。
关于新媒体
关键是态度不是工具
1991至2000年,他先后创作了《(卫)字3号》、《作业一号》、《水——辞海标准版》等录像作品,本次展览展出了其25件代表作。如今,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等世界级艺术机构都收藏有张培力的录像作品。他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个展、三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目前,张培力的一件录像作品会拷贝1到5个版,价格稳定在3至4万美元左右。
除了艺术家的身份,张培力还是浙江美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他说:“录像艺术已不再兴盛,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艺术。之所以很多人不再做录像,最主要的是科技的更新,数码科技的发展可以让大家更轻松地做作品,而不必拘泥于相对已经落后的录像载体。但对于观众来说,录像作品也很新鲜,和新媒体艺术一样。”体制内的他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教育也表达了不满,“现在有些艺术学院,它们在用苹果电脑画人体,写实的人体,你说这个叫做新媒体吗?你是用了个新工具,关键是你对于这工具是什么态度,仍然是这种保守态度的话,那就不是新媒体。”
这种观点就像他1991年创作的《(卫)字三号》,屏幕内容是一个在脸盆中用肥皂和清水不断地搓洗一只母鸡的过程,时长60分钟,张培力解释,“人从小就被各种美好的理由束缚住,我想反映一种被强制的生活状态。”据了解,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艺美术学校任教的张培力,工作伊始曾和校领导发生过激烈的冲突。自由松散的艺术家生活方式难以适应学校刻板的规章准则,这段至今仍让张培力感到忿忿然的经历也许是他对“强制”深有感触的另一原因。
作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