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不在大小,貴在能精,山遷草堂文房古玩專場中楊玉璇製壽山石雕羅漢,就是小中見大的美玩。楊玉璇是福建莆田人,從小就顯示出不凡的藝術才華,中年後在其藝術作品中更顯示出大家之風範。此件羅漢雙腿盤坐,一手持念珠、一手扶於腿上。雙目微閉,面部線條極為簡潔,然而大家用筆出刀便就在這簡潔中展現出羅漢神定氣閑的修為和狀態。這件楊玉璿雕壽山石羅漢也是目前難得一見的大師佳作。
明·象牙雕杜甫像
高:17.5cm
明末·象牙雕杜甫坐像,也是另一件精品人物雕件。牙質細膩溫潤,黃色濃淡相間,古樸素雅;歷經歲月滄桑,表面形成醇厚的包漿、自然開紋,彰顯時代久遠。呈坐姿,頭戴軟垂翅璞頭帽,兩條飄帶垂於肩上,身穿圓領長袍,腰束玉帶,足蹬長腰靴。面容飽滿、安和,鬍鬚飄然垂胸,絲絲分明。坐勢向左微傾,一手含袖、一手持毛筆,與神情相協。
清·如意一組
在雕刻類作品中,三支如意各有別趣,竹根雕如意,以一完整竹根巧斫而成,巧借竹根天然美姿略加修斫,在天然的造型中又有靈芝的生動之美。另一隻竹雕留青如意也頗為別致。綜合了貼黃、留靑兩種技法。如意巧取竹肌表面一層,貼於木胎之上,而後又以留青之法雕出卷龍紋,不為多見。第三支如意以黃楊為材,雕出大小不一五朵靈芝,可堪美玩。
明—清·銅爐一組
省吾廬款點金缽式爐,栗殼色皮,周身圓整,口沿一圈起線,點金如大家落墨,看似隨意卻在不經意間流露氣韻章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爐底款“省吾廬”,其意頗深。明茲家藏款馬槽爐,銅質精良,方形口沿,兩戟耳開伸不大,卻頗顯有力,爐壁厚薄適中、規整而內斂,是同款式銅爐中含蓄莊重的美玩。珍舍永寶款壓經爐,爐腹外鼓,線條秀美。兩扳耳線條變化有度。棗紅色皮殼之下隱現雪花金。原配銅爐座,爐座亦製作精良。
明—清·紫砂一组
茶、香共宜。山遷草堂收藏各種紫砂茶具也頗具品位。陳用卿是明代製壺大家,所製紫砂選料上乘,工藝圓拙中見大氣,此件用卿款紫砂壺,壺身呈寶珠形,壺蓋上一鏤空錢紋半圓鈕,三彎壺嘴,壺柄壺嘴線條和諧。達到一種圓潤、凝重又氣韻含蓄的整體感。王南林製紫砂壺,三彎嘴、壺柄圓曲,中部向內微收,現出流動的美感。邵亨裕又名邵文瑩,師從明代紫砂大師時大彬,在茶具製作上也有相當造詣。此件邵亨裕款紫砂壺選料上乘,整體造型和諧勻稱。三彎嘴,製作作頗顯功夫,力度勁挺。另外清早期·菊瓣紋茶壺、王南林製紫砂茶葉罐、陳漢文款雷紋錦地茶葉罐都是紫砂類值得關注的佳品。
清·竹節耳點金瓶,口沿外張,雙竹節耳,頸部兩條竹節紋飾,通體片片點金。肩部一弦紋,下有三個圓雕售面耳。瓶腹均勻分佈六個篆體壽字。底部為宣德年製篆書款。
唐·銅鎏金淨瓶
高:14cm
唐·銅鎏金淨瓶,一見便有唐代雍容之風,束頸、撇口,頸中部一圈兩條弦紋為飾,肩部為一周蓮瓣紋,其下飾以束帶。
清·黃翡雕螭龍瓶。翡翠,綠者為翠、黃者為翡,此件以黃翡為材,瓶身全為白色,略呈長方,口、壁方正。瓶面以黃翡巧雕兩條螭龍上下盤繞共戲龍珠。這件雕件構思巧妙,巧借黃翡之美,匠心獨到。
明·象牙烙畫筆筒
口徑:7.8cm 高:10.5cm
明·象牙烙畫筆筒以淺刻烙畫之法施之。山水亭台,遠有翠松卷石, 近有柳岸、溪塘、亭台、人物掩映其中。淺刻烙畫加之象牙自然老化之剝蝕,裂紋,更加古意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