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流的桥梁
艺术无国界,创新需交流。海归艺术家是沟通中西文化、艺术的桥梁。一方面,他们是引入西方艺术思维的领潮人;另一方面,他们是将中国元素世界化的助推者。
“在美国,我接触到一些一流艺术家,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影像收藏,这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重要的是为我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丁昕告诉笔者。
谈及中西艺术交流,宋思衡深有体会:“在国际音乐圈里,这样的交流是非常多的。比如2010年,我在上海组织了法国钢琴爱好者艺术节,演出持续了5天。我们需要及时掌握国际文化艺术的最新动向,把国外最好的节目引进到中国。”
对于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宋思衡认为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要注重原创性;一个是要注重真实性,不要搞假大空。
丰富艺术表现形式
在国内开过多场演唱会后,宋思衡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观众对西方古典音乐表达的内容非常不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先行的时代,大部分的人类活动都离不开视觉的支持,我们每天收到的信息也是视觉偏多。如果在音乐表演中加入视觉元素,从视觉上来引导,观众理解音乐就会容易得多。”宋思衡说。
2009年,宋思衡开始尝试多媒体钢琴独奏曲的创作。从2009年的《交响情人梦》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到2010年的《肖邦-爱》多媒体钢琴音乐剧,再到2011年正在筹划的《寻找村上春树》多媒体钢琴音乐会,他在运作、发展这种“视觉+听觉”的多媒体传播模式。
“今年,我们的村上春树项目把引进村上的文学作品作为理解音乐的新途径。同时,将其引入音乐会的主题,能使我们的音乐更好地和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更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宋思衡告诉笔者。
脚踏实地 事在人为
丁昕很看好影像艺术这一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但现实中的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他说:“学科建设缺乏支持、缺少资金、办学地点远离城市,这些都制约了专业的前进速度。”
面对困境,丁昕坚信“事在人为”,尽力做好每件事。“言传不如身教,我希望用艺术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不抱怨,多实干,这是我的准则。”
无独有偶,李道德也无法回避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外部环境来讲,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不够规范,业主对青年建筑师通常表现为不信任和怀疑。从内部因素来讲,虽然事务所人员不多,但我对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软件操作要求很高。因此,怎样保持一个稳固、高效的团队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李道德说。
虽然面临诸多难题,李道德还是和丁昕一样,选择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发展事务所。他表示:“在短期内,我不期望迅速地扩大规模,只希望能尽心把手头上的项目做好。我希望通过超前的理念,为未来的城市提出独特、有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
图片说明:
李道德(上图)1999年留学于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建筑学院,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2008年回国,在北京创立深度建构建筑设计事务所,专业从事建筑设计、景观与室内设计工作。
宋思衡(中图)2002年留学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2009年5月,他正式签约上海大剧院,从而成为该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驻院艺术家。
丁昕(下图)2004年留学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影像艺术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5月,回国投身影像艺术教育,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电影与影像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