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铜扁壶揭秘战国青铜器独特铸造工艺
http://www.socang.com 2011-06-14 10:18 来源:新华网
一件战国时期的水壶状器物,竟能分解出26件铜盘和铜盒,且经历数千年仍能保持表面无锈。在河南郑州,文物专家正对一件楚国彩绘铜扁壶进行研究,或将为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提供新发现。
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多个博物馆搬出镇馆之宝,向公众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上周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首次通过媒体向公众展示了这件楚国文物中的孤品。
这件彩绘铜扁壶于2002年出土于信阳市城阳城遗址长台关七号楚墓,铜壶高27.6厘米,腹径9.9到22.7厘米,腹部两侧有鸟首开关,通过旋转可将其打开,从中可取出一套组合餐具,包括10件平口圆盘,8件折沿圆盘,8个圆形铜盒。
据当时主持七号楚墓发掘工作的陈彦堂教授介绍,此种组合方式,在目前已知的楚国文物中,甚至在中国饮食器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铜壶内各个器皿的尺寸十分精确,组合起来严丝合缝,但他们究竟是如何制作成型的,是锻打还是铸造,专家尚无法肯定。这组青铜饮食器因此也成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的新资料。
同样令考古学家不解的是这套餐具无锈的表面。陈彦堂告诉记者,青铜器经过若干年的埋藏后,出土时多为锈迹斑斑,而这组铜盘和铜盒虽背面生满铜锈,正面却金光灿灿。当时的匠人是否运用了特殊的无锈工艺,也是专家们正试图破解的疑团。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铜壶拥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考古学家在这套铜质器皿中确认出了铸造、焊接、车床打磨、锻造等工艺的痕迹,体现了当时青铜器制作的技术高度。而铜壶周身的凤鸟图案为银粉绘制,这种工艺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亦是极为罕见的。
城阳城遗址位于今天的信阳市,在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国都,其附近的楚国贵族埋葬区已发掘出大小楚墓百余座。专家鉴定出土彩绘铜扁壶的七号楚墓应为战国时期一位楚国封君的墓葬。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