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永远不会缺少新闻。结束了春拍的苏富比拍卖行,又将于5月31日举行“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其更是被业界冠名为“拍卖史上最具分量之近代国画专场”。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今年的春拍中已是屡见不鲜。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关注这些名家珍品的同时,更要警惕市场可能出现的“挤出效应”。
传奇藏品亮点不少
梅云堂主人高岭梅、詹云白夫妇是张大千的挚交。作为中国早期著名摄影师,高岭梅与张大千在艺术上惺惺相惜。梅云堂藏品中既有高岭梅重金购入的张大千个展作品,也有张大千精心构思馈赠高氏夫妇的贺岁贺寿之礼、写景纪游之作,以及为传授高氏夫妇子女画艺创作的画谱。
此次苏富比推出的25幅作品只是当年展品的一部分,均首现于拍场,工笔、写意、泼彩泼墨俱备,涵盖了张大千上世纪40至60年代的创作。《天竺覆斗牛》扇面立轴是张大千为祝贺高岭梅40岁生日而作,高岭梅属牛,张大千在印度旅行时以圣牛为灵感而得;《多子图》则是张大千40年代中后期风格转变之作,工笔精细,古今技法结合,类似题材和手法绝无仅有;估价最高的《黄山奇松》高5尺、宽14尺,与张大千奠定泼墨画基础的《青城山四通屏》一脉相承;《嘉耦图》中既有张大千擅长的泼墨技法,又有宋元工笔的痕迹,还有兼工带写、勾金重彩的荷花,可谓是具备了所有张大千绘画精品的特点,这样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绝无仅有,也只有画给挚友的作品,才有这样集中的体现。
名家珍藏纷纷释出
除了梅云堂主人,在今年春拍中,越来越多曾经闻名遐迩的藏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珍藏。像AlfredClark及与大维德齐名的玫茵堂藏瓷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腾空而出;尤伦斯不仅在香港推出拍卖专场,还在北京保利和北京永乐连续推出藏品专场拍卖;著名国画鉴定家徐邦达的珍藏,则将现身于北京保利的春拍。诸如此类,只要看看各大拍卖行推出的厚如砖头的拍卖图录,就可以看出有多少名家释出了自己的收藏。
究竟是“洪水猛兽”还是“天赐良机”,这些传奇藏品能否叫好又叫座,这只能等待拍卖之后才能得到一个答案。但是从拍卖市场上来看,总是免不了这种“总把旧桃换新符”的情况。一件藏品不可能永远待在一个藏家的手中,只有不断地更换藏家,其价值才能不断地体现出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收藏的专场拍卖,推动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今天,名家们的珍藏纷纷释出,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前进。
投资警惕“挤出效应”
随着名家珍藏纷纷露面,给投资者带来“真、精、新”藏品的同时,更要警惕“挤出效应”的出现。所谓“挤出效应”,是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这并非杞人忧天,从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一些书画作品出现于市场的频率正在逐渐加大,许多在小拍出现的作品,都是前两年大拍上的精品。像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保利第14期精品拍卖会上的一件徐悲鸿《雄狮图》镜心,就曾出现在2010年北京保利的5周年大拍上,当时的成交价格是78.4万元,而此次的成交价则已经达到了195.5万元。至于前两年的一些拍品,在目前的成交价格就更高了,像陆俨少的《金罗店》镜片,在今年小拍的成交价为1380万元,而在2009年北京匡时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仅为487.2万元。但是随着那些未曾在市场上露面的精品出现,这些“老面孔”能否继续受到欢迎,已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其更加面临“挤出效应”的影响,这无疑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