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春天,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海内外清华学子都在积极筹划向母校百年华诞献礼。上海铜镜收藏家、研究家王纲怀先生是清华大学1958级校友,为祝贺母校百年华诞 ,18日在北京将自己多年珍藏的100 面中国古铜镜、100面日本古铜镜捐赠给母校,并花大力气撰写了《清华铭文镜》与本书,既献实物又赠文化,以支持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
此次捐赠的200面铜镜,一部分来自于中华文明鼎盛时期——汉唐,都是王纲怀退休后收藏的精华,其艺术与市场价值不菲。
铜镜是我国古代历时最久、传播最广的文物种类之一。从考古发现来说。铜镜已可追溯到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也就是说比夏朝还要更早。自殷商以至春秋,是铜镜的滥觞期,已获标本不多。其后铜镜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系在战国,当时列国铜镜各异,而以楚国最为突出。汉代是铜镜的第二个高峰,影响所及远达境外。经过魏晋以下的一段衰退,在隋唐又形成第三个高峰,宋明以至晚清,铜镜仍然流传,且有若干精品。近年,学术界、艺术界越来越重视铜镜,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纲怀先生对铜镜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但更多重视镜上铭文的分析探讨。2003年,他在《三槐堂藏镜》的前言是便讲到:“文字乃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演变史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篇章。……一部铜镜铭文史,近似一部中国书法史,与石碑、简牍、帛书的书法艺术相比,镜铭文字毫不逊色。”
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铭文镜》、《清华藏日本和镜》新书首发仪式也于当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