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热衷于古运河保护的江苏仪征文保志愿者称,古运河仪征段古闸再次遭到破坏。
据悉,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仪征2009年“一河两岸”形象工程施工对运河和古闸造成极大破坏一事。在文管部门、有关专家和当地文保人士的积极干预下,该项工程一度暂停施工。而据志愿者曾,该工程近日又开始施工。
去年12月20日,通济闸北堤土方施工现场曾经挖出了通济闸水闸中的摆首石,12月21日之后,挖土机又在河口闸附近扒出船闸石料和古断木桩,石料 上还有白色粘合剂(石灰和糯米)。今年1月13日,通济闸边的施工现场再度挖出一些和古代水利设施相关的石头。今年3月8日,通济闸南堤又再度挖出水闸中 的摆首石。
今年2月9日,江苏省文物局相关人士协同一直关注古闸保护的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和东南大学另一位老师专门来到施工现场考察,并给出了专家意见。专家 们要求调整“一河两岸”工程配套的五星级酒店工程。朱光亚教授说,当时,仪征方面也态度坚决地表示了要对酒店工程进行调整,并同意组织一次专家讨论会,商 讨调整方案。
而3月8日,通济闸南堤的施工还是开始了。闻知此事,朱光亚立即致电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简称扬州申遗办)顾局长。 朱光亚表示,根据现在出土的砖石样本,虽然尚不能确定此闸就是真州古闸,但可以肯定的是古河道和闸口至少是明代所建。而宋代真州古闸可能就在附近或者在此 明代古闸的下面,由于埋藏较深,需经考古勘察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如果不对古闸实施保护,假定明代古闸下面真有宋代古闸的遗址,那么必定会被毁灭殆尽。
由于2008年有关部门制定扬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时,古闸口还未被发现,仪征第三次文物普查也没有将其登记在案,这给现在的保护工作增加了实施难度。
对于目前古闸遭受的破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牵头负责人张廷晧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先做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让事实来论证历史。如果在考古过程中找到了闸基和闸座遗存,那对大运河申遗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庆柱递交了一份关于大运河保护的提案。他认为,目前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展缓慢,保护资金匮乏,蓄意破坏或拆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安全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另一方面,更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部门不愿意将一些重要的大运河河段列入预备名单进行保护,从而导致申遗点段支离破碎,无法体现大运河的整体价值。上述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会对大运河申遗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申遗工作失败。他因此建议,国务院应协调有关部门和省市,以全力推进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根本目标,以保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加快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遴选等重点工作,并由国务院尽快颁布实施大运河总体规划和条例,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至关重要的法律依据,尽快改变目前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各自为政”的局面,使申遗得到组织上的保障。
目前,仪征古运河道已经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正在编制的《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列入增补保护对象。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规划》尚未公布,地方政府很可能以此为由对古闸保护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