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无人区
国内罕见的碳化断层泥
馆外照片
地动仪模型
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仅仅相隔一天,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连续的地震灾害,也让人们重新关注起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而在兰州就有一座专业地震博物馆,可是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近日,记者有幸走进了这座我国第一家地震专业博物馆——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348号;别看这地址说起来简单,但要找到它,还真不太容易。记者乘公交车从“兰州交通大学”站下车,沿交通大学和好为尔科技工业园之间的路向铝型材厂方向走,在接连三块方向牌的指引下,经过一段蜿蜒寂静的小路,再路过一片果园,右转,登上民房深掩的半山腰,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终于出现在眼前。红瓦白墙的入口被陡峭的山温柔地包围起来,给这座“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博物馆平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于是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了这个少有人知却有着重要社会意义的“地震知识普及地”,为市民揭开兰州地震博物馆的神秘面纱。记者沙莎
博物馆建在古地震断裂带上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据资料显示,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在8级以上的地震共有18次,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1970年至2007年年底,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约4500余次(真实记录)。
因此,建立一座地震博物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某种角度上说,一座地震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抗震史,人们通过地震文物与那段灾难的历史对话,来见证人类征服大自然的精神。地震博物馆,具有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功能,达到对地震文化遗存、自然灾害遗存的管理作用。
中国建立的第一家地震博物馆正是兰州地震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该馆由兰州市地震局和兰州交通大学于1988年共同创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主体展厅设于神秘莫测的山洞内,深度约400余米。而它的特别不仅仅是因为这“第一”的称号,更是由于它的选址很特别,它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人防山洞内,这座山洞是上世纪60年代末兰州交通大学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建成的,后来因地制宜进行改造,1988年成为国内第一家利用人防工事创办的博物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馆之初选定人防山洞作为馆址,当时只是考虑到大小适中,直到90年代中期,国家地震局的部分专家到博物馆参观时,有一个专家惊喜地发现,原来人防山洞所在的位置恰巧就在一条古地震断裂带上,断层面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藏在400米人防洞里的“秘密
走进展厅,一幅长104米的地震壁画首先映入眼帘,漫步走过,80多幅古今中外有关地震的故事一一展现,介绍了诸多关于地震的成因、前兆、观测,还有防震抗震的基本知识,详尽的介绍和生动的人物让参观者受益匪浅、印象深刻。比如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多个烈度;震前动物会出现宏观异常,如鸡飞狗跳、羊不进圈、牛不吃草等;如果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紧接着左右摇摆,此为近震,应采取避震措施;如果只感觉到左右摇摆,即为远震,大可不必惊慌。
深入博物馆,会发现明亮的展厅内,各个分馆独占一方,却又彼此相连,就好像四通八达的地下迷宫,参观者行走在隧道中,在结束这一馆内的参观后,转身又是另一片新天地。穿行在甘肃地震馆和国外地震馆,一幅幅撼人心神的图片,配以详尽的文字,从甘肃的海原地震、古浪地震,到1960年智利地震、1923日本关东大地震、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让每个参观者深深地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世界某处,都随时面临着地震的威胁,只有了解地震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人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强震,让整个神州大地筑起了“大难兴邦”的不倒长城,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也随即开辟了“5.12”地震馆,通过对汶川地震的灾情、震源机理及抗震救灾三个部分的内容介绍,以大量图片、文字、模型为载体,展示了汶川地震自发生到灾后救援的全过程。馆内一大亮点在于,工作人员利用人防山洞内一块天然裸露的岩石,凭石搭建了汶川灾后救援工程模型,不仅还原了当时救援工作的艰辛困难,更使参观者一目了然,身临其境。
馆内还设有勇闯无人区、地震仪器馆等分馆,或记录1999年我国四位青年地震专家不畏艰险,勇闯西藏玛尼无人区进行地震科考的光辉事迹,或展出我建国以来到现在已经退役和正在使用的地震仪器。据兰州市地震博物馆馆长雷麦莉介绍,馆内还即将兴建一座科技体验馆,运用多媒体手段,引进高科技仪器,使参观者能够更清晰更直接地体验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加深民众对地震的理解。
四大“镇馆之宝”
据馆内的讲解员介绍,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博物馆现已收藏有400余件实物、史料,其中有很多收藏在全国独一无二。这些关于地震的历史遗珍,如今正静静地陈列在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向参观者无声地讲述着甘肃乃至中国地震的历史片段。
入口处的峭壁绿树下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世界第一幅地震烈度分布图。清朝嘉庆年间,山西省平陆县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嘉庆皇帝派刑部官员那彦宝为钦差大臣去了解情况,恪尽职守的那彦宝便在详细的勘察后,绘制了当地的地震破坏程度分布图,并保存流传了下来。1991年,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将这幅图完整的刻在石碑上,作为馆内最具分量的藏品之一,这块石碑也担当起了形象大使的重任,威武厚重地镇在博物馆的入口。
在展厅里一块炭黑色的“岩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讲解员告诉记者,展出的这个物品叫做碳化断层泥,是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的断层混合物标本,也是研究地震能量的重要参照物。“这个算是我们馆里的‘镇馆之宝’了”,讲解员这样介绍道,“碳化断层泥,就是在地震发生时,断层高速错动产生高温、高压,把断层混合物燃烧碳化。”馆内陈列的标本,断层之明显,碳化之严重,在国内外均属罕见。
你听说过因为地震而专门发行的货币吗?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便收藏了这样一枚珍贵的钱币,它同样来源于1920年甘肃海原(后隶属宁夏)8.5级地震。地震过后,天水地区受灾严重,政府以工代赈缓解钱荒,但收效甚微,驻防天水的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便开炉仿造四川铜币,以代使用。因其质量粗糙,被群众称之为“沙板”,几年后又购机器开始机制铜元。“沙板”流通时间短,数量稀少,而且是唯一一次因地震而产生的货币,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在馆内一处,还挂有一张年代久远的地图,纸质泛黄。全图皆手绘而成,线条清晰,还书有繁体“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讲解员骄傲地介绍,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全国仅此一张。解放初期,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前苏联专家共同研究绘制此图,一共两张,一张在苏联专家撤离时被带走,博物馆收藏的这一张已被国家相关部门确认为一级文物。
市民认知度低学术价值不同凡响
选址于人防山洞,本是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一大特色,却也成了该馆“门可罗雀”的最大因素。位于寂静的山脚下,背靠荒山,面向果园,小路崎岖,由于不通车,工作人员每天要步行40多分钟去上班,糟糕的交通条件使博物馆不得不“远离车马喧嚣”,远离民众的的视线范围。
专家称,兰州市地震博物馆非常适合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防震知识的普及。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刚刚发生的日本地震,近两年,特大地震频频发生,而正确防震知识的传播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地震、保护自己。但实际情况是,地震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前来参观的人多为附近地区或者安宁区属学校,或是机关单位组织参观。自己主动去参观的市民是少之又少。
与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在兰州市民心中较为生疏的认知相比,博物馆在学术上和教育上的口碑与知名度可谓不同凡响。该馆先后被国家、省、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同时被中宣部、国家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博物馆也积极发挥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广泛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加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真正走进兰州市民的生活,不仅实现了博物馆的建立初衷和真正价值,更对充实民众关于地震的基本知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由地震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