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佟鸿举:以收藏传承满文化(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3-11 13:51   来源:

  在收藏界有一类鲜为人知的收藏满文文物收藏,而佟鸿举就是一位热爱此类收藏的满族人,多年来乐此不疲。

  满族作为曾经建立过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有清一代,满文的地位十分显赫,称清字,定为国书。所以,在清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主要包括档案、图书、碑刻等等。目前大量珍贵满文图书档案收藏于国家级专门机构中,懂满文的人越来越少,全国真正能够看懂满文的人也不过寥寥百人。

  在佟先生家里我们看到大量满文图书、皇帝朱批的满文请安折、清初的满文钱币等珍贵文物,还有满文奏折、满文家谱、满文刻板残片、满文房地契、满文对联和现代人满文书法作品等满文实物。“我目前收藏和满文有关的民族民俗器物,不仅限于满文图书和文献”。佟先生如是说。

  “这是清代武英殿康熙年的刻本《御制劝善要言》,这本书黄绫书衣完好,开化纸印刷,开本宏阔,满汉文合璧,字体俊秀,版刻极为精良,在清代众多满汉文合璧本中堪称佳作。” 武英殿,康熙年间成为“皇家出版社”,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之后,武英殿进入最为辉煌的时代,这里成为宫廷专门的编书处和刻书处,并在乾隆时达到鼎盛。武英殿排印的书籍以书品华贵、版印精良而享誉天下,武英殿的“殿本书”在中国的印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热宠。

  这个机构同时也是满文刻印的最高机构,武英殿下设庞大的满文翻译和刻印机构。武英殿满文刻本,版式规范,字体典雅,用纸考究,墨色匀润,装帧精美。满文书体楷、行、篆、草等各异,或端庄清丽,或典雅工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满文的官刻本,民间少有流传,更具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清代,由于满文的特殊地位,满文图书有一定的需求量,刊印出版也可获利,所以不少书坊必将加入到刊印满文图书的行列中来。以《满汉字清文启蒙》一书为例,历代多有刊刻,该书是清代成书较早、讲述较全面详细、例句最多的满文语法辞书,也是清代惟一一部论述了口音问题的清文书籍。

  佟先生有近二十年的收藏经历,曾著《民俗文书收藏趣谈》一书,他笑着说:“我无意间用自己的收藏写了本小书,很快脱销了,倒腾旧纸旧书的拿这本书当参考书了。”

  身为满族人,佟鸿举很早便开始学习满文,起初他是想通过收集民间的满文资料来提高满语水平,后来渐渐变成一种兴趣和一种责任。正是因为有这种情感在,佟先生对收藏执著,换来了数量不菲的藏品。佟鸿举先生以专业的视角来收藏满文文物,在收藏中保护满文文化,继承满文文化。从细微处研究和发扬满文文化。民间流散的满文材料经过历史的洗礼,从实用流行变成了收藏品,从过去“活”的东西变成了文物和文献,他的责任就是将这种有满族文化标识文化信息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