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典范:香溢四海的东坡肉(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3-02 14:58   来源:

  “东坡肉”高:5.73公分,宽:6.6公分,厚:5.3公分  类别:玉石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专题图片及相关资料由台北“故宫”提供)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程军祥 台北报道

  虽然不属于”国宝“,但是肉形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台北60多万件文物,会基本按照3个月一次的频率更换展品,而这三件文物却不会进入轮换名单,一直在展厅永久向公众展出。

  和”翠玉白菜“一样,肉形石也属于“巧雕”的作品,依台北“故宫”分级,其实只是“重要古物”,而非“国宝”。

  巧夺天工的玉雕典范

  这件肉形石乍看之下,像是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每一位到台北“故宫”参观的人,都会为之叫绝。

  肉形石出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清康熙年间供入内府。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

  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真可以说是天人间最有默契,且又幽默的巧作。

  这是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由于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影响乃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呈现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制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将原来质感丰富的石材加工琢磨,并将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这件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作品。

  “玉雕”艺术源远流长

  堪称国石的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钟爱着,在众多石材中,玉兼具石之坚实、水之润泽,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共有的美感经验。中国人认为佩戴玉器可以保身辟邪、招来好运,又可以实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情结源自于远古时期的崇玉文化。

  上古时代,随手可拾的石块被人们直接用来砍砸或是略加打磨成器,那是石器最早与人类生活的联结,而老祖先从生活历练中最先认识的“美石”,大概就是分布颇为广泛的玉髓类及玛瑙。

  追求人与自然间的均衡、和谐,一直是中国美学当中重要的理念,具体实践于玉石工艺的领域中,便是“量材就质”的设计观。顺应材料自然天成的色泽或形态,以决定作品的主题、纹样,工匠在预设的条件下,透过充分理解质材特色,以激发个人创意,协调天然与人为的创作方式,其结果往往出人意表,却又似乎理所当然,恰如其分,正是所谓的“巧雕”。

  清代琢玉工艺鼎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制玉工具的进步,清代的琢玉工艺发展到成熟阶段,此时的玉器线条平直圆滑、角度方正、刻画准确,无论凸线或凹线,其线条的宽度均匀、边缘平整、无细小碎弯、直线平直无波、弧线弧度匀称,无论是器物的平面还是凸起的弧面、各种浮雕的底子,都非常平滑,是中国玉器发展的又一高峰。

  清代宫廷玉器是清代玉工艺的先锋和楷模,引导着民间玉作走向精细秀雅的艺术道路。有关专家指出,乾隆时代玉器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这时期的工匠继承和运用历代琢玉工艺的宝贵经验,借鉴绘画和外来雕刻工艺技术,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琢玉艺术。传统的阴、阳线纹、平凸、隐起、浮雕、镂空、俏色、烧古等工艺,经过加以变通综合应用,其题材纹饰受到清宫院画影响,近似工笔画,往往将传统题材纹饰与西方或阿拉伯图案结合在一起,组成新型图案。从图案性的装饰技法上来看,均较为繁缛精细,且丰富饱满。

  因为琢玉工艺鼎盛,清代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品类十分齐全。

  台北“故宫”收藏的大都为十八、十九世纪的作品,除“真玉”外,玛瑙、玉髓类亦常用“俏色”的处理方式,取材灵活多元,从吉祥寿意、人物花鸟,甚至是果蔬肉品,包罗万象的品项蕴含着盎然趣味。

  “东坡肉”为幽默巧作

  至于石英类的玛瑙、碧石等,也因为具有特殊且多样的纹理与色彩,经常被施以巧雕。这块“肉形石”即为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就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将顶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让明明是冷硬的石头,却令人联想为鲜嫩多汁、入口即化的“东坡肉”,真可以说是天人间最有默契,且又幽默的巧作。

  “真玉”之中,不论“闪玉”或“辉玉”,其色彩都饶富变化。“闪玉”除白色外,尚有青、灰、黑、褐、黄、绿…等,而“辉玉”则有纯白、翠绿、褐红、淡紫的不同。巧雕中的俏色手法,就是掌握此特点,依据色彩的变化和分布进行构图、造型,使视觉信息更趋完整,像是台北“故宫”收藏的“玉人与熊”、“翡翠松鼠葡萄”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虽说清代玉器的艺术风格,比之战国、两汉时期的玉器,显得柔弱无骨,但其琢玉技法却集中了历代之长,并且达到巅峰。只是随着清朝灭亡,其宫廷玉器的历史亦随之完结,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帝王玉就此消失,从此,中国玉器史进入“庶民玉”的新时代,那些巧夺天工的玉器,便只能透过有心人士的收藏才得以窥见了。

  相关链接

  >>见证玛瑙收藏史

  在目前的收藏及工艺品范围内,玛瑙的踪影随处可见,佩饰、鼻烟壶、陈设摆件、实用器皿,甚至念珠、山子、巧雕杂玩等种类繁多。其实,色彩华贵、天生丽质的玛瑙,还蕴藏了数千年的人文之美。

  大唐慈恩法师撰写《妙法莲华经》中的“遏斯摩加波”即指“玛瑙”,但直到明代曹昭《格古要论》里还认为它“非石非玉”。这种争论在中国持续了近千年,直到明朝以后,同意它是玉器原料的逐渐占了上风,“玛瑙”一词的“玉属”才算尘埃落定。

  实际上,我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将玛瑙磨制成管、珠等随身佩挂的饰物,同松石、水晶一样被视为最古老的玉石之一。唐朝皇族尤其喜爱,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一件兽首玛瑙杯,神态安详典雅,晶莹瑰丽。《唐书·德宗纪》还称“倭国献玛瑙,大如王斗器”,可见当时的玛瑙器物已是集中外之大成。元代皇家专设玛瑙玉局,明清两代存世至今的玛瑙珍品更是屡见不鲜了。

  鉴赏玛瑙可分为色、纹、光、包裹物四个方面。根据玛瑙主体色调通常可分为红、蓝、紫、绿、黄、胆青(鬼头青)、白玛瑙等品种,按照中国传统以红玛瑙为尊。不过,天然蓝、紫、绿玛瑙很少见,市场上的大都是染色品。

  古人常根据花纹及颜色命名玛瑙,如锦红玛瑙、竹叶玛瑙、曲蟮玛瑙、酱斑玛瑙、夹胎玛瑙、缠丝玛瑙等。台北“故宫”馆藏的这块“东坡肉”便属于其中极为珍贵的酱斑玛瑙。这件清代传世珍品,也见证了玛瑙的收藏历史。

  >>肉形石精品不多

  或许是因为台北“故宫”的这块肉形石太有名气,以致许多人都以为肉形石非常具有投资价值,于是在许多奇石收藏市场、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肉形石。

  在一些奇石交易市场,都不难找到“东坡肉”,价格并不高昂,几十元,几百元成交的居多,体积庞大、外形酷似“东坡肉”的奇石也不过卖一千元一件。

  从质地上来看,肉形石的材质平凡至极,达不到珠宝石材的档次,因此也没有特殊价值而言。购买的藏家一般都是冲着其外在形态与“肉”的相似程度才买,但在“有点像”和“酷似”之间,实物的价格落差也非常大。

  一些奇石收藏爱好者和专家认为,类似“肉形石”收藏市场良莠不齐,许多石材大多是三分像,跟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东坡肉”十分像的肉形石相差甚远,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程军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