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画 国画市场的蓝筹股(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12-31 13:31   来源:

黄河揽胜

  马文胜

  近一两年,中国书画拍卖市场接连飙升飘红:2009年明代画家仇英的《文姬归汉长卷》拍得1.012亿元;清代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拍出1.34亿元的天价。

  2010年5月17日,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晚年的巨幅绢画《爱痕湖》在中国嘉德拍出1.008亿元的天价,不仅成为画家个人作品成交的最新纪录,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品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五周年的夜场拍卖会上,宋人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元青花鬼谷出山大罐保持了五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于此同时,国内当代书画作品市场也风生水起,水涨船高,继2008年后,又掀起新一轮越新浪潮。北京、香港等文化艺术市场领跑繁热,也成就了北京宋庄等艺术村和文化创新模式,北京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正在浮出水面。仅以陕西书画市场来说,知名书画家的作品价格上涨了50%-80%,不出名的书画家作品价格也上涨了20%-30%,而且市场上往往一画难求,奇货可居。

  一时间,藏家们不禁问,连连“破亿”和市场纷呈翻飞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中国传统书画市场出现了“泡沫”?中国书画的价值评价体系标准是否出现新的更迭?有投资者也问书画艺术市场还能不能进入?什么样的艺术品收藏风险比较低?什么样的艺术品更具有成长性?

  “西京画,你收藏了吗?”今年以来,在陕西西安乃至北京书画收藏界热传着这样一句流行语。“西京画”,何方大作?竟能掀起这般如澜如潮的涌动,莫非有什么噱头?是王西京,是王西京的人物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作品。当2010年艺术品市场大盘回升的时候,他的作品更是麦田领跑,一时有点“有市无价”的意思。是什么支撑着西京作品的双翼,成为其攫拔市场的动能呢?

  当前艺术品市场的状况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分析一下目前艺术品市场状况。中国艺术品市场建立20多年来,发展一直比较平稳,也经历了2006年跌落,2008年复苏等自然整理过程,2009年,则迎来了新一轮的市场繁荣,2010年出现如前所述的全线飘红状态。

  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是资本市场运动规律体现。从2008年开始,中国股票指数经过18个月持续增长后,带着一身涨满的泡沫,别无选择跌入深谷;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发展,跑马圈地,一夜暴富的态势也最终出现“拐点”;如此可以说,从2008年以来,中国这两个巨大的资本市场,充满了失败和不景气,这使大量股票和地产的投资人失去了信心,从叹息、观望、到忍疼退出,他们为手中的热钱寻求新的出口。“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发达的中国,于是资金就出现了向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转移放量,艺术品市场变热,这是资本市场规律所致。

  二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大趋势推进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经济振兴必将带动文化的复兴。经济、文化和政治总是三位一体的。收藏专家马未都说,中国艺术品在中国形成世界纪录是迟早的事,世界各国的艺术品都是在本国最被认可,一旦经济跻身强国,艺术品的行情必然看涨。中国艺术品纪录与世界艺术品纪录还有一步之遥,以此速度,我想五到十年就会荣登世界头把交椅,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经济,还取决于我们的文化。

  如此,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文化需求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加强。中国书画作为文化的重要根源,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是长远的趋势。

  王西京作品的收藏价值

  分析艺术品市场的状态,很有利帮助我们分析、讨论王西京作品的收藏价值。从目前艺术市场整体繁荣来看,西京作品被热议是必然的,何况他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社会和专家认可。当一部塑造“戊戌六君子”的画卷——《远去的足音》在全国第六届美展上涣染了人们的眼球后,他的作品就走出书墨楼阁,行进在了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轨道上,一直被藏家们所看好。

  但是我们这样来认识“西京画”被热议的原因,未免有些片面了。只看到了市场的共性、表象,没看到事物的个性和深源。

  市场热了是好还是坏呢?对艺术家来说,作品走向市场的机会增多,激发了创作热情;对投资者来说,有了更多投资获利的机会;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有了更多“淘宝”的空间。但是,任何市场热度里都会存在水分,任何投资投机行为过度,必然产生“泡沫”。“泡沫”是投资者利用市场规律,而悖离作品价值规律,盲目炒作所致的,是“虚拟经济”的惯性。

  目前,各门派书画家层出不穷,大量作品充斥市场,质量良莠不齐。标榜着“大家”、“名家”、“新秀”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大多是“适应”市场的“敷衍”、“名利”之作,而真正优秀的作品不多,有的则被埋没其间,鱼龙混杂,难以分辨。收藏者和投资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和巨资淘出的宝贝,究竟是真金还是沙砾呢?

  我们说,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必须具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这是对艺术作品基本的评判标准。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不怕贬值的“硬通货”,不管市场怎么跌荡,社会怎么变迁,都具有良好的抗跌性,零风险,能在市场的“泡沫”中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染,所谓真金是不会贬值的。“当潮水退去的的时候,就能看到谁没有穿内裤。”而那些没有内在实力,只一味哗众取宠,趁“牛市”大气候纷纷高浮的作品,经不起时代和艺术的考验,最终沦为市场的垃圾。

  那么西京的作品都具有哪些价值特性呢?我们认为西京画是一支大盘蓝筹股,是绩优股,具有很大潜力,即使市场平淡或者不景气,也会显示出强的成长驱动力。因为西京画反映和顺合了当代艺术市场的规律和价值取向。

  先说文化价值特性。马未都说,“艺术品是文化的载体,收藏的内涵在于文化,艺术品是最大的奢侈品。目前广泛的收藏热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先声。文化是一面镜子,欧洲人通过收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品窥视自己民族的不足。”所以说一个优秀的画家首先应该具有文化的身份;一幅优秀的作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脱离民族的文化,单纯地作画,那么他就永远只能是一个画匠。

  王西京是一个出色的画家,更是一个多方面都很杰出的、典型的文化学者,西京画是具有文化人独立崇高的人品、气质、学问、思想、才情的集大成者,诠释了国画大师陈衡恪典型的“文人画”的标准。西京画是从中国优秀文化元素中撷取、提炼、升华的文化精髓。王西京曾在2008年“两会”期间,以一个人大代表的名义著下宏文《文明以止,化为天下》,他从中国文化的本质、影响力量、价值观、文化资源与资本、文化品牌、产业、文化体系的构建等全方位对中国当代文化科学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读,他在文章中说,“文化是图造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武器,有了普照人类共有精神的文化,人类的‘大同世界’理想才能逐步成为现实。”可见他对文化不俗的理解,这也造就了西京画创作过程中的精神规矩。

  西京画有着高尚的文化品格,这是王西京立志以文强国富民的意志所决定的。他曾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关注民生,为民呼告;西京画以生动之气韵“成教化,助人伦”,高扬爱国主义和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旗帜。多年来每年坚持文艺下乡,访贫问苦;2008年、2010年为汶川、玉树地震组织义捐,两次赈灾共捐款物500多万元;他曾带领西安中国画院筹资4000多万元,修缮西安明代进士故居遗址高家大院,体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今他又新当选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踏上了振兴陕西美术事业的征程。他的每一个行动都融进一个知名画家的人格情绪。

  西京画气质高雅,淡定而成熟。这是王西京热爱中国文明发展史,长期研读、谙熟大量中国古典诗词,受古典文化濡养的结果。王西京常常从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引经据典、集思取义,在他的画作中间把民族性格活化灵现;他的情智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弥结合,是诗人豪放和婉约的聚散一体。从《向古典致意》到《无告的沉默》,再到《对一种风度的向往》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出,他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风度,在一次次嬗变中出脱得更加成熟,卓尔超群。

  西京画里聚含着天、地、人之万象大道,这是西京渊博学识的筑巅而成。西京40多年除潜身深研中国绘画、书法、文学、画史、画论外,还广泛涉猎政治、哲学、经济、音乐、地理、文物保护、收藏、旅游与开发以及现代科技,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且他对诸类学科都能很快触类旁通,澄清其理,“以道御术”,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所以他的绘画功夫在画外得到更加精义地熔炼。他著成的《开源——陕西人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书,足以体现了他对各个领域资源的熟虑,可见西京画的知识含量何其重哉。

  西京画的深刻思想,启源于西京哲人般的思辨能力。西京崇尚“文以载道”,“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古代哲学观;力尊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艺术思想;乐于研究并灵活应用《易经》的辩证思想观;这些都使他不管进行艺术创作还是从政为民,无论是领跑画坛还是领悟市场先机,都体现了一个普适的思想者的神采智慧;他纵横捭阖的思维,注定了西京画的哲学行为模式。

  如此,于是在藏满奇珍异宝的秦岭脚下,浩汤渭水积复的古意长安,在这个曾经雄视世界的秦汉隋唐文化之都,王西京得益得天独厚文化遗产的滋养,一部部心力之作,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羲之戏鹅》、《竹林七贤》、《李白》、《王维诗意》、《诸葛孔明》、《东坡觅诗》、《李清照》、《陶渊明》、《李时珍》、《龚自珍》、《郑板桥》、《曹雪芹》、《鲁迅》、《巴金》、《齐白石》、《大千观荷图》、《创业史话》等古、近、现代贤达人物从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走来。这每一个人物身上和故事里都写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缩影和文人情结。这些西京画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的“纯酿产品”,它完全符合文人画的评判标准,是中国文化因子丰富的文人画。所以要论西京画的价值,它的文化价值首当其冲。

  再看看西京画的精神价值。精神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支柱与灵魂。目前,中国艺术品在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不断走向人格独立与精神解放的统一,这一重大学术及现实问题,是艺术品审美的世纪课题。怎么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鲁迅被毛泽东喻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刚刚逝去的、在中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画家、散文家吴冠中曾说,“我负丹青。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

  “仁”和“义”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西京先生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多年来他坚守着自己精神世界里虔诚的一隅,时刻嘱咐手中的笔,用水墨艺术寻梦自己的精神归宿,西京画最显著的特性之一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士”的精神。30多年来,西京先生创作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瞿秋白、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革命领袖人物,还创作了《屈原》、《司马迁》、《岳飞》、《文天祥》、《远去的足音——戊戌六君子》、《爱国诗人于右任》、《兵谏一九三六》等等,一个个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义薄云天的人物事件作品。

  西京画之所以选择这些重大历史题材,是由于它要为民族保留“元气”,它为艺术品走向人格独立和精神解放树立典范。这是西京画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

  第三,我们再看西京画的艺术价值特性。作品的艺术价值一般分为技术审美和艺术审美两个层面。技术是画的基础,而艺术是画的灵魂。吴冠中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笔墨属技巧,技巧乃思想感情之奴仆,笔墨的发展无限,永远随思想感情之异而呈新形态。”

  “技近乎道”,西京先生的画意、风格大胆借鉴西方绘画的技法,既能够以多种技法表现时代气息,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画的精髓。西京画的造型、工笔、重彩、线描技法功力极其深湛,用笔精妙、细腻、洒脱、流畅,历史人物以意造型,意境合一,准确严谨;侍女以线工巧勾描,端庄雍容,典雅清新;西京画场景设计集束性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神悟,凝练精准,再创性强,使历史人物气度神韵跃然纸上、呼之欲倾。

  王西京是当代注重以线为基础,突出写意性和能力的代表性画家。他曾出版了《中国线描人物画技法》一书中,对线的认识和应用有着深刻的阐述。他说,“凡是美的尤灵,总跟线的痕迹、动轨及非凡构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石涛先生所涵概的“一画法”,即是道与技相统一于心受后的线性物化。西京的侍女画、历史人物画里处处无不体现着线的魅力,他的“一条规定的线贯通着大宇宙”,他对线的理解和熟技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西京画技术审美的含金量所在。

  作品的艺术审美应该是真、善、美的显现标准。西京的人物画不管是古代、现代和当代人物,透过水墨都表现出一种“气韵生动”的“美”,一种传神的“大美”。西京的历史人物画,是对中华民族精英“气场”的复原和放大,让这些“人性的光辉”、“舍身取义”、“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忠孝智勇”等中华民族的“大善大美”,附载着历史人物的魂魄,穿过千年来到我们身边。这种“气韵”是一种磁场“能量”;我们说西京画“气韵生动”,就是其画作“能量场”的强度和活力很高,高强度和活力的“能量场”必然给读者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们的灵魂得到协同共振。这是西京画的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

  另外,西京的仕女画画面气氛总是十分恬静、淡定。“相由心生”,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状态”居佳,有“洗净铅华”、“见素抱朴”的本真;有“大象无形”、“得意忘形”的通透;有“虚极静笃”、“无我之境”的纯粹。而现时市场上的许多伪作,或者“名利”之作,最不能做到的就是心灵的“安逸”。所以说西京画立有儒之风骨,飘逸着道之洒脱,包含了释之空灵。“中、正、平、和”的心态是西京画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基础。

  所以说西京画丰富的艺术含量,正确的学术定位和强的学术潜力,是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

  第四,我们来看西京画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西京画的内容基本都是历史题材人物,西京作品具有史诗性。在历史的门口,他用笔和墨把中国一个个文明和痛楚的碎片捡拾、贯穿、放大、着色和展现,他定格了一个瞬间,复原了一个记忆,他用画笔舔舐一个民族的伤口,提醒人们时刻铭记为了争取自由和光明所经受的深重苦难。从这个意义上讲,西京画和历史文物一样,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透过画面,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文明的蜿蜒曲线。由此看西京画的历史价值是其他作品不能替代的。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产生了影响后世的绘画先驱,如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赵伯驹、张择端、黄公望、王蒙、“吴门四家”、八大山人、石涛、齐白石、徐悲鸿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状态。西京画也不例外,其闪烁着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准确地反映了当今人民之面貌,国家之气象。

  西方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当代中国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正一步步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人文、科学和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再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需要弘扬的时代精神。而西京画诸如《春潮》、《人民的重托》、《守望生命》,以及新作《兵谏一九三六》、《黄河揽胜》等作品突出体现了这个时代精神,西京作品就像春雷和号角,奏响了中国奋进的先声。这是西京画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代价值。

  第五,最后看看西京画的市场价值。艺术作品因艺术价值而产生精神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存在又引发了市场价值的产生。市场价值由于其市场化行为而变得复杂。除了艺术品所具有真正的“有形价值”以外,还有在艺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无形价值”,也就是艺术品的“品牌”价值。

  由于西京画很高的文化、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历史、时代价值,西京画的“有形价值”有目共睹,无疑是市场热捧的对象。另外,西京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除了艺术价值高保真外,还有王西京多重身份的文化学者的影响力,对社会的文化贡献力,对美术机构的领导力以及人格魅力等,都形成了“西京画”无形的“软实力”;同时其多年来注重艺术市场的开发和保护,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尊重收藏者的利益,这些也共同组成了“西京画”很高的文化品牌价值。

  目前社会精英人士对生活的追求已逐渐从物质奢侈品层面推进到精神层面。建立在不可复制的思想灵感上的,独具创造力的艺术品,成为新时代顶级生活的象征。艺术品不仅能满足顶级生活的审美需求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进入了资本市场,具备了投资功能。目前国内民生“艺术银行”应运而生,为艺术品的传播、交流、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保障平台,西京画逐渐成为艺术投资的优选。

  2009年,经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对西京画从学术价值、市场保有量、画廊成交价、拍卖纪录、专家预估五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西京作品价格从2000年到2009年,年平均涨幅在35%以上,不管市场怎么变化,西京画一直步履稳健,未出现过下跌趋势。另据雅昌艺术网显示:2010年春季,当代国画100家指数增幅为106%,成交量增幅为24%;西京作品指数为23912点,增涨84%,成交量增涨58%;西京画在当代国画作品中增幅并不算最高,但是成交量增幅却远远高于100家指数,由此可以看出,西京画的指数上升很稳健,其市场热度和换手率很高,这是真正的“大盘蓝筹股”的基本特点。

  以上才是西京画如此“走红”和仍将继续被热捧的真正原因。“西京画,今天你收藏了吗?”愿大家在收藏的热潮中能静心明目,做一个成熟智慧的藏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