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烙画大师姜云祥 木板上的艺术涅槃(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12-29 13:43   来源:

烙画大师姜云祥。

火与木的融合 木板上的艺术涅槃。

火与木的融合 木板上的艺术涅槃。

烙画大师姜云祥作品。

  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是无可非议的,但以火来直接形成艺术,应该说是又一项发明,在卧虎藏龙的天津艺术界,有个姜云祥先生,他用火来直接描绘与表现艺术,功力非凡。

  姜云祥,1960年11月生于天津,现任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理事、云祥烙画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云祥自幼酷爱绘画,曾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高杰、纪振民。他对国画、油画都十分喜好,早年重要从事油画创作,从1986年开始演习烙画技法。姜云祥将中国画的神韵与西洋油画的写实相结合,自成烙画流派。第一幅作品于1996年发表于《天津日报》。先后有多幅烙画作品在《中国影像》、《今晚报》、《每日新报》、《天津工人报》等报刊和网站刊发。并于2010年在天津图书大厦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展。

  烙画,也叫烫画。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姜云祥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烫画”,而是一种用火与温的一种综合运用。根据题材的需要,不仅仅表现出流畅的线条,并且用烧、燎手法表现出柔和的色彩、明暗的变化、凹凸的对比,深浅的过渡。由于姜云祥对烙铁于明火的巧妙结合与娴熟驾驭,无论是山水风光、花鸟动物的泼墨抹染,还是人体与静物的质感肌理,都跃然纸上,切别具韵味。

  姜云祥与云南烙画家张向阳合成为“南张北姜”,代表作:《春牧》、《十八罗汉》、《湍》、《张伯苓》。作品已被国礼委员会天津分会选定为外交礼物。

  姜云祥语录

  这些年我执着于烙画艺术很辛苦,烙画这门技艺源于民间工艺,在任何艺术院校没有这门学科。我要将国画和西洋画用烙画表现出来,使烙画成为一门艺术奇葩,将中国传统技艺传承并发扬下去,使烙画从工艺品走向艺术品层次。

  午后的阳光打在宽大的画室里,把窗边的一副副画作装点得明亮、绚烂。面目慈祥的孔子、漂泊在山水间的一叶泛舟、霸气十足的十八罗汉、柔美的女子、奔腾的瀑布……在若隐若现的线条勾勒中,每幅画作都如此栩栩如生。

  烙画是用烙铁、用火在木板上完成的,没有绚丽的颜色,但经过火的不同程度历练后的木板上,呈现出画作特殊的韵味。火的能量如此之大,但在姜云祥的手中竟变得可以操控,掌握了火候的轻重,便可变成木板上挥洒自如的山山水水,亦可变成女子鬓角的一缕缕青丝……

  姜云祥望着它们,目光变得温和而宁静,如同在看自己的宝贝,这些画作是他的心血,也是他毕生的忠爱。

  初见姜云祥,感觉他和想象中的艺术家不太一样。质朴、直爽、开朗,穿戴简单,笑容中有最普通百姓的平和。

  整间画室很是震撼,不是画室的装潢,那是间最普通的房间,令人震撼的是画室里整面墙的画作,每幅作品都有一米多高,大气、沉稳,质朴中带着韵味。

  如果不走进姜云祥的世界,完全想象不到,如此大气的作品竟是靠最普通的喷火枪和烙铁完成的。

  童年的画梦

  姜云祥从小就喜欢画画。“文革”时期,8岁的他随父母下放到农村。那段生活是艰苦的,父母下地干活总要带着他,风吹日晒,小姜云祥累了就坐在田里叼块干粮捡根干草在地上画画——画花草、画太阳、画虫鸟、画辛勤劳动的农民,可以说姜云祥的童年就是在庄稼地里度过的。如今的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却丝毫没有遗憾,他说正是那段真真切切的农村生活带给他一种原生态的艺术灵感。

  1976年,姜云祥一家返城。正赶上市少年宫招生,姜云祥有事没事就往校门口跑,为的就是看看放学时背着画板出来的学生。父亲看出了儿子心思,决定送他进少年宫美术班。姜云祥说,那是他成长最快的两年,在美术班里系统地学习了水粉、素描和油画。自己也像着了魔一样,见到什么就画什么,饭也顾不上吃,早点钱和零用钱全部拿来买颜料,连夜里睡觉时手腕都在动。遇到来家中串门的亲戚朋友,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最新作品问人家怎么样,若是人家一味地说好,没指出什么缺点,姜云祥反倒觉得很失落。

  两年的专业学习,让姜云祥有了很扎实的基本功。1978年,18岁的他当了兵。4年的部队生活又培养出姜云祥的一种严谨,“艺术很随性但绝不随便,你必须聚精会神地对着它呼吸。”那时最令姜云祥兴奋的就是搞宣传,被派去画部队电影院的宣传画——脚踩凳子,拿着一把大刷子,蘸着各色颜料,姜云祥在墙板上画着广告宣传画,也画着自己心中的梦。

  用边角料和烙铁创造艺术

  退伍后,姜云祥被分配到本市原建工局下属的木材构件厂当工人。

  那时工厂里有很多做活儿用剩下的木板边角料,职工都会捡回家点炉子用。姜云祥觉得很可惜,就琢磨着用来干点什么。“当画纸?”他想:“毕竟宣纸和墨汁才是最完美的结合,用毛笔在木头上作画肯定出不来效果。究竟什么工具才能和这木板是最佳搭档呢?”记得在部队的时候,有位精通历史的老兵跟他讲过,东汉时期曾有“火针刺绣”的烙画定为朝廷贡品,但由于烙画刻制工艺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业者甚微,近代几乎失传。

  姜云祥想:“对呀!我不如就试试烙画。”1986年,他开始一门心思钻研起了烙画。经过查阅大量的画集资料和史书记载,姜云祥决定将“烙铁”与木板绑定,用火焰与温度创造艺术。想法一出,他就跑到单位电工那里借了一把烙铁。回到家,木板一铺,举着烙铁却无从下手,他反复告诉自己就把木板当做画纸,烙铁就是毛笔,平时怎么画现在就怎么烙。姜云祥鼓足勇气,可当烙铁触碰木板的同时,一个焦洞赫然出现了。

  “这样不行。”姜云祥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对手中的“武器”很陌生,没办法把它变为“心腹”。于是他开始向电工请教,了解烙铁的构造原理、适应温度以及每种温度下的体现状态等等,“我已经是个木匠了,为了烙画,又成了电工,呵呵。”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姜云祥的第一幅山水风景烙画作品问世,还被刊登在当时的《天津日报》上。望着自己的心血,姜云祥决定从此向烙画事业进军。

  “五行俱全”烙画结缘

  1996年,买断工龄回家的他开了家装饰广告公司,“我的兴奋点绝对不在经商上,那只是我谋生的手段,是我买木材的资金来源罢了。”要知道为了寻求到不招虫、不走形的好木材,姜云祥创作烙画的三合板都是从东北订购的,光是每个月的材料费就占了日常生活开销的很大一部分。

  渐渐地,姜云祥悟到烙画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烫画”,而是火焰与温度的综合运用。根据题材的需要,不仅要表现出流畅的线条,还需用烧、燎手法表现出柔和的色彩、明暗的变化、凸凹的对比、深浅的过渡。可这一切,若是在宣纸上作画尚且需要一定的功力,在木头上要想体现出来,谈何容易。

  姜云祥说那不仅需要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同时还需对“火候”的准确把握和对“火”的体悟理解。他曾在“烙铁工具”上大做文章,到处收集来各种各样的烙铁,由于之前有电工知识,有的还自己改装一番,“工具得心应手了,一切迎刃而解。”他说,曾有一度,自己看见带火的东西就来神,恨不得拆开看看到底能不能为烙画所用。还真别说,用烙铁和各种精湛的温烧技艺相结合,无论是水雾效果还是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姜云祥笑着说他相信自己生来就是和烙画结缘的。他以烙铁为笔、木板为纸、以火着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就已占三,若再加上人本属水,双脚着地,则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了。

  早在几年前,我国云南的另一位烙画家张向阳就被业内人士所熟知。如今许多看过姜云祥作品的同仁都评价说,张向阳对艺术的理解更具灵性,而在表现技巧上姜云祥则略高一筹,可谓“南张北姜”。

  传承东方文化艺术

  姜云祥用烙铁和火创作出来的山水画作品,不仅具备在纸上表现的所有欣赏效果,并且还有一种特殊的古朴、老道与自然和谐。不无夸张地说,在灯光下和自然光线下,如不事先介绍,很难看出他的画是做在木板上的,真的就如在纸上无二。同样的柔和,同样的质感。尤其是云、雾、霭、涛的表现效果,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一些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花鸟动物的表现是烙画艺术的强项。姜云祥在木板上“烧”出来的花鸟动物,不仅造型生动有趣,并且亦工亦写、疏密有致。

  由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姜云祥的作品逐渐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有人甚至高价求画。即便如此,姜云祥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时刻告戒自己要塌实,莫浮躁。他告诉记者,一个画家的作品如何,不能靠吹靠捧,赢得市场和观众认可,最终靠的是实力。

  如今,姜云祥已经创作了140多幅作品,他说最难做的画是人物,用烙铁和火枪描绘人物的表情、细微的毛发,甚至眼角的皱纹,既要贴近人物,又要赋予人物性格特点和韵味。每次创作,姜云祥几乎都把自己封闭起来,除了吃饭睡觉的需要,他的精神完全陷入创作中,仿佛融入了案上作品的情境中,十天半个月很少和人交流,直到画作完成,生活恍如隔世,姜云祥才回到现实中来。

  姜云祥在天津租了间自己的画室,每天早上六点他就要过去烙画,兴致来了,有时一烙就烙到了深夜。他说他喜欢那种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凤凰涅槃的故事是美丽的,用火在木板上作画,是一种艺术涅槃,“我要把以火呈现出的东方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